运河上的石桥

时间:2022-10-14 08:32:18

运河上的石桥

我从这座石桥上走过,用手轻抚着岁月在桥栏板上留下的刻痕,就想起了《石桥禅》中的那句话:“我愿化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走过……”。我从这座石桥上走过,不是为了五百年前桥而化身石栏板五百年默默的等待,却是为了百年前桥上的繁忙与桥下的繁荣。

自从把家搬到了通州,八里桥便成了上班和下班途中流动的风景。每次在城铁或公交车上远远的见它,见车来车往,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似乎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但是桥下早已经不再有从前那河水滔滔、百船聚泊、千帆竟秀的景色。当通惠河从京城的一条经济命脉蜕变成了游览区时,石桥依然。时间总是公平的,为我们留下了一些的同时又会带走了一些。

其实建于明代的八里桥并不是如远远所见的那样未经风雨,尽管桥身依然是石砌的三券拱桥,中间大券如虹,可通舟楫,两旁小券对称,呈错落之势。但是原本有嵌铁相连的石板桥面早已换成了方便行车的柏油路面。桥的两端各有一对戗兽,长鬣密麟,昂首挺胸。护坡石上卧伏着四只镇水兽,扭颈倾头,怒视碧波。桥身两侧的32副石栏板之上站着33对石狮子,板面上的雕刻已经有些模糊不清,可望柱上的石狮子却依然栩栩如生。看着这些石狮子一定会想起那座同样拱卫京师更加出名的古桥――卢沟桥。凭栏东望,八里之外的通州城早已变了样子,不过河两岸还是绿柳白杨,芳草萋萋的景色。回想从前的夜晚,细波之中时有客船货舟通过,倒映的月影碎成点点银光,这便是昔日的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不过此刻望着从东边缓缓流淌过来的河水,我却想起另一座古石桥。那座皇帝赐名的石桥也是历经五百年风雨而不倒,外国使节路过也得下马的。因那石桥而兴起的小镇,是藏龙卧虎之地,千里运河的“北龙头”就在那里。

103国道上的路牌将我带到了新的张家湾镇,宽阔马路和一排排楼房的新农村建设让我有些找不到感觉,好在车上的“GPS”给我指出正确的方向的同时也能将时间拨回。经过一条不太平坦的柏油小路,当红砖的平房终于出现在眼前时,我已经能“嗅”到车窗外古镇的味道。冠以百年老店的招牌一晃而过,清真寺的绿色琉璃瓦顶在小镇的任何地方都是异常显眼。就算如今的北京是座干燥缺水的城市,尽管现今的大运河通州段乃至整个北京段,能走游船的地方都不多了,可是我仍然不愿接受眼前这条不算干净清澈更谈不上宽阔的小河,便是以辽代太祖妃的名字命名的“萧太后河”。河边的一块石碑却证实了我不太情愿的猜测,就在回身之际我也发现了石桥的身影,只是它显得有些孤独,原本并不属于它的孤独。

沿着河岸边前行,透过柳树的枝条,石桥的身影越来越清晰,一段残留的古城墙也渐渐显露出来。自元朝以来,大都的水运便闻名天下。蜿蜒曲折的千里京杭大运河,以通州为节点,大吨位船舶上的南北货物在此交换运输,再进北京城就得换船了。眼前这座通运桥,则是整个通州中最关键的一座,更是京杭运河著名的北码头,民间称其“龙头”。热闹时,上万条的商船停靠在这儿,会经常出现“堵船”的情况。

萧太后河这条北京成为国都以后最早的漕运河,最初只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可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作为皇家漕运重要航道的大运河在朝廷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通县志》中记载,出于便利交通和保卫运河安全的考虑,以萧太后河为护城河,在张家湾的南城门外架起一座木桥,桥东百米即是大运河。木桥的建成,确实方便了大运河的运输。但小小的木桥承受不住运粮运货车辆经年累月频繁的往来,屡修屡坏的境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漕船的通行。终于运河的事情传到了紫禁城皇帝的耳中。漕运事大,懒得出名的万历皇帝也不敢怠慢。于明代是一副怎样的景象。无法想象曾经桥上四方人士川流不息,桥下小舟大船穿航不断;无法想象曾经有琉球国上供的使臣在此下船登岸,进京面圣,而赴安南的大使许天赐于此桥下乘船南行;无法想象曾经曹雪芹祖孙三代往返于两京之间,都是在此桥处换乘车船……有太多得景象无法想象,可是现在就只有石狮子看着河水静北运至通州。众多的珍贵木料,囤放在张家湾镇边。久而久之,运输工人和看守人员越来越多,形成了村落,便有了皇木厂。上世纪70年代,运河中出土了两根巨大的铁梨木,是洪水泛滥决堤冲击皇木厂所致。其中一根被首都博物馆收藏,另一根则被替放在十三陵的定陵地宫中使用,尺寸之合适可称得上天衣无缝。除去皇木厂,古籍还记载着张家湾镇边有花板石厂一座。1998年修筑京沈高速公路之时,就近在皇木厂村旧址挖坑取土垫路基,一下出土了46块巨大方石。后经专家辨别这些石料竟与明十三陵出土的岩石完全相同。此外,张家湾镇周边还有储存“金砖“的砖厂,储存水果贡品的瓜厂等。

南来北往忙碌的水运为这里带来了惊人的财富,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善于经商的回族商人早早嗅到了这里浓厚的商业气息,不少外省的回民商人也都来此进货出货,并在镇上开货栈定居下来。如今张家湾镇上的古清真寺,就是当时为方便在张家湾镇经商的回族民众礼拜而建。而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漕粮全部由经这里运输,南方各省运粮船都在此停靠。一下子使得经过和停靠张家湾的漕船数量倍增,再一次加速了张家湾古镇的繁荣。到了清代,这里又发展成为客运码头,想要沿运河出行的达官显贵、商贾旅客们都得经过张家湾镇。那时镇上有会商30余家,当铺三家。敢情是真正应了“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的绝对。据说这三家当铺中,便有一家是曹雪芹家所开设。不少研究红学的专家说,红楼梦里提到的许多民俗景观,就是张家湾此地的真实写照,繁华的张家湾古镇给多次途经此处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从张家湾镇的由胜到衰的起落中找到写红楼梦的灵感。清嘉庆年间的一场洪水将河道淤塞,迫使漕船不得不改道他出,而后接连遭遇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疯狂劫掠,也直接导致张家湾镇彻底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也许繁荣还是平淡永远都不是一道简单的单选题,我们无法做出选择,石桥和古镇更加无法做出选择。会商当铺不再有,小镇还在:商人们不再有,那些地名还在:曹雪芹不再有,红楼梦还在;漕船不再有,运河还在;运粮运货的车辆不再有,深深的车辙还在,石狮子依然。难道这五百年的沉浮起落,五百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真的只是为我今天从桥上走过?

上一篇:徒步太行绝壁 下一篇:走进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