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改革下的电路实践教学

时间:2022-10-14 07:45:58

浅析职业教育改革下的电路实践教学

【摘要】电路基础是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此课程枯燥无味、概念繁多、且抽象复杂,是比较难学好的一门课。电路实验课程就是将电路课上不懂的部分加以验证和消化,使学生们能把电路概念和定律在生动有趣的实验课上通过验证弄明白,弄透彻。同学们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根据实验内容,在思考和预习的基础上,自己确定实验步骤和方法去探索,使学生由要我学实验变为我要学实验。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电路实践教学方式

从事职业教育5年,我总是在思索作为一名职业技术教育下的电路实验老师,其教学如何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呢?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最终适应社会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可喜局面。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就是注重技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专业技能转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要求。

《电路》是工科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路实验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对日后的就业、工作用处不大,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理科基础差,彻底放弃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态度,造成了课堂“教师被动,学生遭罪”的局面。从教几年,我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下的电路实验课不能只要学生“照葫芦画瓢”,更应该切实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要形成学生主导老师辅导和引导的形式,同时老师上课也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只有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利于培养综合型的、适应性强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电子电工技术人才。对此我着重做了如下总结。

让学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过程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采用实验教学法。动手能力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只会纸上谈兵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所以要把这些思想灌输给同学们,就需要他们亲身经历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延伸。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教学法实验的设置考虑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结构优化问题,努力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教学中老师、教材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确定了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创新的层次化、阶梯式的总体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阶段式提高。

通过验证性实验强化基础实验技能,由于在电路实验初级阶段,学生对电路实验没有系统的认识,首先要安排验证型实验。不仅仅要验证理论,还要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安排的验证实验有电阻的串并联、基尔霍夫、叠加定理等,教师系统地讲解实验原理、如何根据电路图搭接硬件线路、常用元器件的辨别与使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及如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正确书写实验报告,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当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教师在验证性试验中加入探索性内容。转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在思考和预习的基础上,自己确定实验步骤和方法、选择实验仪器、量程和阻值、正确接线、排除故障、测量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性实验大大提升了实验的内涵,使学生由要我学实验变为我要学实验。等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设计能力后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并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状态,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电学在实际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学生们没有正确运用电学知识去理解它。因此,应采取联系实际教学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时开一些实践性实验,如三相交流电实验等,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尽可能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让学生易于理解,使学生切实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媒体教学式、自学式教学法。在教学中遇到重点或难点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手段,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在讲叠加原理这个实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用两个水泵同时供水的水流等于每一个水泵单独供水时水流的叠加。把这一直观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带有动感,在有声有色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中使同学们通过看和观察明白了叠加的含义,而且会印像深刻使难点不再难了。我个人认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课后我也会经常在网上搜索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和一些形象生动的好课件,通过QQ群传给同学们,叫他们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来自学,不断的提高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兴趣法、提问式教学法:结合以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决定和形成学习兴趣的因素有这样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新信息产生渴求感;其次是学习者本身因性格、情绪等特性,对学习活动和思维过程产生趣味感;最后是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满足自身的成就感。

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电路课是电信专业的基础科,此学科的学习是为模电、数电等难度更大的专业课程打基础的。所以在学习此课时需要让学生能够具有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或实践操作当中。

4.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动手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电学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何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到这一点,如何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我们需要多开展一些电子竞赛活动,要学生通过对家用电器小制作、电器维修互相设障,互相排障设计等调动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意识到学好此课对他们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学会认识电路,分析电路,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细心钻研。

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既要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渴望优越、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热情。鼓励他们大胆的对一些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他们总是积极参与,提出相当多的问题,甚至有的是发散性的、深层次的。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及超强的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我们要在响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R]

2 陈丽能.高等职业教育与英语课程改革[J].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