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使学生学好高中数学

时间:2022-10-14 07:03:53

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使学生学好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196-01

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新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一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调整思想认识,做好知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方法,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节奏。这是许多学生苦恼的问题,也是高中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对课标的理念的解读,对必修高中教科书的探究、思考、实验作业、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数学实验活动作了一些尝试,吸取了一些教训,理清了一些教学的头绪,现就如何学使学生学好高中数学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一些浅见。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行为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能掌握有用的数学,从数学教育中尽能得到益处。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导数学结论,要善于创造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一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教师不再只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二做好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借助旧知识,引出新内容。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知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月考章节测试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学生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多体会、多总结的习惯,不断从成功(那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数学学法指导就是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给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学好数学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老师和同学都很重视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数学是大科,在高考中占150分,学的好的同学能考到140多分,而有的同学只能考到40分左右,差距很大,其原因一方面是基础问题,另一方面是学法问题。教学方法本身就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就更为重要了。

五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一的学生刚刚踏入高中校园,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其学习的习惯还停留在初中阶段。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手把手的对其进行指导,并监督、检查,帮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结合老师所发的学案,认真预习,积极思考,标注出不明白的问题,自主做好学案;课上认真听讲,开动脑筋,主动提问,热情讨论,边听边记,边思考边回答边质疑,做好课堂笔记;抓好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课下自主完成课后作业,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积极讨论,并利用好手中的学习资料,巩固知识,开阔视野。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从而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更有效的学习数学。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