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0-14 06:25:56

高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

1、对物理教育理解的不到位,物理实验缺乏生活中的活力

担负转换作用的就是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不仅仅为物理教学提供典型模型及案例,验证物理规律和定律,还在于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自主实践,提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更是完善学生情感,连接生活、社会、科技的最好切入口。很明显,只注重实验技能与高考物理实验明显是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不到位。对物理实验理解的不到位,正是造成物理实验资源短缺、陈旧,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物理实验给学生的感觉是实验室的实验,离自己与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如能以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起步,社会化的课题激励,加上实验室里的严谨与规范,才能真正使物理实验丰富多彩、海阔天空。

2、实验指导思想移位,实验过程中情感因素丢失

实验就是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所进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成了监工,学生成了完成工序的工人。虽然学生学会了操作技能,但丢失了对最为宝贵的东西———情绪、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家都知道,要出成果就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没有顽强的个性就不会成功。每一个发现、发明、创造,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才柳暗花明的。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没养成良好的品质,就难以成功。实验过程,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最好过程和最佳环境。教师不是监工,是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实验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意志力培养的过程。当前的物理实验偏向了技能技巧的培养,而丢失了情感体验与意志力的培养。实验一做即成功,甚至未做之前就已知道成功,学生根本没有探索发现的兴趣。虽然也有些实验引起了学生较高的兴趣,例如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做的兴趣似乎很高,但实际上大多数是觉得新奇好玩,而没有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如果是一次学生自我的发现,学生就会充满自豪与成就感,兴趣十足,学生的能动性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不了解的知识、技能、技巧,他会主动地去查、去问、去钻研、去请教,遇到困难也就多了一份坚持与希望。所以,实验丢失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造成学生缺乏创造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实验思维程序化,实验主体偏移

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总是按既定的模式(一目的、二原理、三器材、四……的程序)去操作。走进实验室,学生按照老师的事先安排以及设计好的程序去做完实验,走出实验室,一切都已结束,实验已被老师和学生按计划完成了。这实际上不是学生“做”实验,而是实验“做”学生。有人可能会说:学生认认真真地做实验就行了。但问题恰好就出在“认认真真”上。什么才算认认真真?按顺序完成实验就是认认真真吗?认认真真的好学生,反而在开放性试题中表现得束手无策。大多数实验课普遍“实而不验”,学生做实验仅仅是完成设计动作以及完成任务后吵吵嚷嚷的浮躁气,缺乏反思和质疑。不少教育实践也证明,认真听话的好学生反而缺乏创造性。这些都应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实验出了问题。问题就在于我们丢失了做实验的主体———学生。实验应该是学生的实验,实验目的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而不是教材的规定;实验应是学生主动去做,而不是命令学生去做教材规定的实验。失去了学生主动性的实验,当然是没有吸引力、缺乏生命力的。这种实验对学生来说只是枯燥的任务,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就在强制中被扼杀。物理实验的主体不是教师,不是实验本身,也不是实验规则,而是学生!当我们的实验回归到学生身上,物理实验才会焕发出新的、应有的活力!

4、高中物理实验方式的基本探索

(1)更新实验观察思路,从教师指导下的被动观察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观察转变。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活动的过程。这要求在课堂实验中,不仅要求学生观察与章节内容相关的现象,更鼓励学生为自己希望看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设计,让学生从无意观察向有意观察转变。促使学生认识到观察就是激发产生差异的过程。有差异才有疑惑,才有思考和争论,才有创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将能看到什么以及实验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来,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改变实验的常规程序,以多种探究小组丰富实验的组织形式。由于网络资源、学校实验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丰富和开放,高中物理实验将向大学物理实验转变。①将物理实验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探索性实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3~4人一组(最多不超过6人一组),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例如,我们新教材每一个规律前都有一节探究实验课,教师应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②将物理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加强设计实验思想和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在探究小组的基础上,由小组提出研究性课题,依靠学校资源及社会网络资源平台,在教师和社会的帮助下,由实验小组根据资料,探究实验原理,编写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表格,正确选用仪器和器材,并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准确结论。实验设计应注意三个原则:第一,尽量减小由于实验原理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第二,尽量减小由于测量仪器不准确带来的读数误差;第三,尽量减小外界环境对实验的影响。要从实验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来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案。这种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的收获也比较大。

(3)以组队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促进学生的组织及协作能力发展。新的实验方式带来新的实验内容,任务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应以新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更好地激励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是开展多种实验的保证。为了保证分组评论也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对基础实验的考核是进行单人独立的考核与评价,但以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低的作为小组每个人的成绩。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个别学生掉队。同时,为了激励小组优秀成员的脱颖而出,在探究性和研究性较强的实验中,也是进行单人独立的考核与评价,但以小组成员中成绩最高的作为小组每个人的成绩。此方法带给了小组成员极高的荣誉感。小组的这种一高一低的评价,促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这既有效地防止学困生的掉队,又激发出小组成员创新争光的荣誉感,使合作融入竞争中,竞争促进小组成员更好地合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技能实验应以2~3人一组,最好不要超过4人;小组探究、研究性实验应以5~6人一组为宜。中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理论水平个体差距较大。他们的实验能力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较低。所以在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精选课外实验等方法尽量创造较多的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动手做实验,进而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

作者:冯治山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新方式 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