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诗教学中的背景介绍法

时间:2022-10-14 05:51:11

浅谈初中古诗教学中的背景介绍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自古而然的古诗教学法,至今依然是语文教师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此外,常见的还有释义法、感悟法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无论哪种方法,必须通过“授之以法”,交给学生一把“万能钥匙”,让学生“一里通百里用”。据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种“以背景打开思想内容”的古诗教学法。

首先,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同样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必然是时代的产物,即文学作品是某个时代生活的反映。假如我们能够了解某一首诗的时代背景,也就有可能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了。同样,如果几首诗都作于同一时期,那么,这几首诗的内容也大概可以依此类推。例如,当学习到盛唐诗歌时,教师即可介绍该时期的背景: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人们生活安定,文化也随之繁荣起来,尤其是诗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生活安定,很多文人便可游历山水,表达政治抱负。因此,当时的诗人或者描绘山水情趣与田园风光,或者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希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总之,盛唐诗歌主要贯穿了“山水田园”“边塞风光”等主题。当学习了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之后,就可以拿他与同时期的王维比较,让学生领会两人均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样,学生碰到王维的《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鸟鸣涧》等诗时,其中的主旨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果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让学生领会到其主要内容是表现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的,并指出作者与高适都是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经过如此点拨,学生对高适的《塞下曲》《燕歌行》等诗所表现的主题就可以领略一二了。

而到了中唐时期,社会已经逐步走向衰落,加上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阶级矛盾激化,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该时期的诗风及其内容和盛唐时期完全不同了,主要出现了现实主义流派,诗歌内容转向描写乱世百态、人民疾苦。先后出现了杜甫、白居易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或者忧国忧民,或者反映民生疾苦,杜甫留下了《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名篇。其中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他作为一位忧国忧民诗人的真实写照。而后的接班人白居易,提倡“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均以反映民生、关注社会为题材。

通过时代背景的透视,可以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内容风格。此外,充满战乱的南宋也是一个典型的时期。当时,金兵入侵,国家战乱,人民痛苦。于是出现了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统一祖国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便是其中的代表。无论是陆游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还是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破阵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只要教师对当时的背景进行系统的点拨,对于其中的“统一、爱国”主题,学生不仅能很快领会,而且只要是同期的作品,学生亦可以由此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其次,介绍作者的个人背景。

“文如其人”,作品的思想内容往往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如果作者的生活、经历发生变化,诗歌内容也大多随之而发生变化。因此,只要了解到作者的生活经历,很多诗歌的内容便可以得到展现了。例如,南唐词人李煜,从南唐主沦为囚徒后,词作内容也相应地由描绘宫廷生活转向对故国的思念。其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等名句,便是他后期沦为囚徒后,留恋故国生活的写照。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以他的仕途经历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他仕途得意,大展才华,写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种充满英雄气概与爱国热情的名句。但是当他被贬官黄州后,表现的是逃避现实的思想与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等一系列流露个人苦闷的诗句,就是他后期的生活表现。再如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根据她个人的经历,亦可把她的词作分为前后期。前期生活安定,主要描写她的闺中生活,表现的是对自然风光的留恋与欣赏。“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等表现的是她闺中情怀。而后期,由于国家沦落,中年丧偶,她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词作内容转为表现不满现实与对丈夫的怀念之情,词风变得感伤、消沉。其中《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均是后期的代表作。

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明了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无论写洞庭湖景,写欲渡无舟楫相助的苦恼,还是写对垂钓者的仰慕,这一切又与张丞相何干?略知题材知识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干谒诗。诗前半部分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部分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虽然目的是要得到张九龄的赏识与录用,但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委婉含蓄,保持了自己的身份。诗歌鉴赏中经常说到知人论世,这里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特定的境遇和心态;三是作者创作时的用意。

最后,通过以上背景的介绍与点拨之后,还须设计一些同类的课外诗篇,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利用背景这把钥匙自行打开诗歌内容。如学了王维、孟浩然的边塞诗后,可设计王昌龄的《从军行》《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等;学了杜牧的写景抒情诗《泊秦淮》后,可设计他的《江南春》《山行》等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把知识迁移于课外。这样,教师授之以法,以点带面,而学生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不教”的最终目的。

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是去感受优美、凝炼的语言,增加文化储备;更要通过诗歌走进诗人博大而细腻的情感世界,用美的诗情荡涤心胸,陶冶性灵,培养美的情感、锻造美的品格;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对策思考 下一篇:新课改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