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造价管理

时间:2022-10-14 04:50:28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造价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在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管理;管理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bill of quantities, and puts forward improving measures.

Key words: bill of quantities; cost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

引言:

2003年7月1日,建设部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并在建设行业全方面进行实施,这是我国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建设市场运行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项规范的实施,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尤其是对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正确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实质内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已成为各投资主体、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以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

1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人提供,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它项目名称和相关数量的明细清单,依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统一的工程量项目编制规格要求,计算招标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表格。工程量清单计价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在建设工程招标时,招标人将施工图纸所涵盖的招标工程建设内容,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措施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数量清单。

2清单计价在造价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2.1投标企业的企业定额缺乏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按照本企业的施工水平、技术机械装备情况、管理水平、设备材料的进货渠道及所掌握的价格情况等,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施工企业只有在报价中采用自己的企业定额,才能真正反映自己的实力,有效的参与价格竞争。但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缺乏对成本测算资料的积累和相关经验,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定额,有的企业只有一些经验资料。清单项目单价采用综合单价法,其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所有单价组成部分都属于竞争价性质。由于施工企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限制,缺乏对成本测算资料的积累和相关经验,多年来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已经习惯了定额计价模式,在清单单价分析上仍然存在着依赖定额的思维模式。就使得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没有养成对成本测算资料的积累的经验,从而投标企业的企业定额缺乏或不规范。所报的单价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成本价格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即没有充分认识到所有单价组成部分均属于竞争性质,是企业水平的体现,更是投标报价策略体现的关键。措施项目费用是指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技术、组织、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实体项目所需的费用。措施项目一栏中只提供措施项目名称,报价时以项为单位,一项措施报一个总价。施工企业目前对于措施费的计取同样存在着依赖定额的思想,实质上,措施项目费用是最能体现企业实力和项目方案优势的一项费用,应该由施工企业自行按照自身情况和所采用的施工方案综合报价。

2.2造价咨询市场不够健全

2.2.1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现在仅从事于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竣工结算的审查工作,还无法提供工程造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咨询服务工作。

2.2.2许多造价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缺乏:一方面表现在造价编制人员专业素质缺乏,对施工现场情况知之甚少,对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不准确,项目的划分不规范都是常常出现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从而导致编制项目的不准确。在国外发达国家,从事工程咨询业的是工程技术领域的精英,属于智力复合型人才,他们从智力服务中获得与知识价值相当的高酬劳。而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尚未能取得政府和建设方应给予的地位,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不高,咨询收费较低。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从事造价咨询服务、没有任何执业资格的人员,另外兼职挂名的现象也较多。

2.3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系统不够健全

2.3.1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处理手段不足;

2.3.2建设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地区、单位分割情况。

2.3.3企业缺乏独立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系统。

2.4行业配套体系的不完善推行清单招标后,国内的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与国际形势相比仍然比较混乱,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相应配套的行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带来建筑市场的混乱,极大的影响了清单招标过程的可行性。

3提高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造价管理措施

3.1实行全过程综合管理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必须涵盖全过程,即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包括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虽然在不同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点和作用是完全不相同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但是任何阶段都不应忽略的,通过对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合理确定各阶段人、财、物的使用,力求将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求取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各个阶段均受到不同因数的影响,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如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及政策、环境、规划等,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会相应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工程建设中实际出现的变化进行分析,对导致造价改变的因素进行研究。因此,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必须贯穿始终,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全过程综合管理,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3.2 紧抓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项目投资决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75%~95%,设计阶段为35%~75%,显而易见,控制与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即决策和设计阶段,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与管理的重点就应放在设计阶段。如果说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那么设计则是关键因素。所以抓紧设计这个关键因素是必要的。

3.3监理造价控制制度

积极推行造价监理制度,加强监理、设计、发包人的沟通和协作,可以使设计更趋于合理,随时监督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及质量,避免出现偷工减料、混水摸鱼、质量低劣、工期无故拖延、费用大大超支等情况。而且如若出现偏差可及时纠正,使项目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采用节约资金激励办法,激发监理工程师的积极性,对工程建设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弥补设计阶段有可能出现的弊漏,并配合设计作出优化设计变更,从监理工程中降低工程造价。

3.4施工期间有效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

3.4.1要高度重视工程变更后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变更发生时,工程师应迅速调查研究,查找出工程变更的真实原因,及时确认变更是否合理、是否必要并妥善处理。对于变更工程的价款可根据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事先约定合理确定,或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国际惯例确定,以免处理不当引发不必要的工程纠纷。

3.4.2及时掌握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而且市场价格因时因地参差不一,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工程实施地的市场现价,以便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另外,还需注意的问题是对索赔事件的处理。合理、公平、公正的处理索赔事件对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于参建四方的友好合作关系都有较大的影响。

4结语

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行中出现某些不适应、不协调,也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修改、补充、完善,让新计价模式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招标人、投标人都自觉自愿地运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余生,孙志维.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J].

[2]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3]罗庆丰.浅谈工程造价咨询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09,9.

上一篇: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计算机维护与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影响公路路基压实度及均匀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