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道观

时间:2022-10-14 04:09:48

摘 要:春秋时期,孔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孝道,《论语》就记载了他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孔子对孝道极为看重和推崇,他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本文主要从孝的主要内容和如何行孝两方面来探究一下《论语》中的孝道观。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道观

百善孝为先,这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浸润下的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在中国人“孝道观”形成的过程中,《论语》的记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论语》中,提及孝的观点有十几条,贯穿于《论语》的始终,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孝的内容及如何行孝的问题。孔子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理论概括,并将之具体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在他的系统性论述下,中国人确定了孝的观念、孝的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孝”由此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之一,并延续至今,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

一、孝道观的主要内容

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孝”是仁之本,是对父母的义务与敬爱,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具体说来分为三个方面:

(一)孝悌为仁之本

儒家极重孝道,视其为儒家仁道之基本。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孝”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在《论语》开篇学而篇里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个观点。孝,指对父母孝敬;悌,指对兄长敬重。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由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悌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父母辛辛苦苦养育儿女,“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论语・阳货》),所以孔子提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母在,不远游” (《论语・里仁》)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孝悌是立足之道,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儒家要实现仁者爱人必须从爱自己的父母兄长开始。也就是说,实践仁德,最先从孝亲开始。

(二)孝的四个层面

1、“养亲”

“养亲”是指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的最低层次的孝。在“养亲”上,孔子在《论语》里论述不多,只是在学而篇中提到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即要求子女对于父母,能尽自己的能力满足父母的生活要求,使父母得以饱暖安康。

2、“无违”

“无违”是指不要违背礼节,就是说尽孝不要超越本分。不安本分就是无礼,人要各安其分,各尽其职,这是礼的核心。孔子对无违的解释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学而》)。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他主张属于家庭伦理范畴的孝道不能越出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礼的规定。有人把无违解释为凡是父母的话都绝对服从,不要违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不是孔子原意,无违不是对父母的每句话和每个旨意都顺从,而是不违礼法,用现代话说,就是不能违背法规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

3、“敬亲”

“敬亲”是指子女发自内心的尊敬。孔子强调孝不能仅仅停留在“养亲”和“无违”上,更重要的是要“敬亲”,这是儒家孝行的较高层次要求。当子游问孝时,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是说,对于父母,仅是养还是不够的,如果对父母不能发自内心真诚地尊敬,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子女于父母不只是赡养,要尊敬,要“敬爱而致恭”、敬而无违。所以所谓“敬亲”,即要求子女从内心出发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保证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快。我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把满足父母的经济要求作为孝的衡量标准,而忽略父母的情感回馈,所以奉行孝敬之礼,不在形式,而在于恰当表达内心真实的深厚感情。

4、“和颜悦色”

“和颜悦色”是指子女在侍奉父母时的容色,这是子女对父母的最高层次的孝。要做到这一点是最难的。所以,当子夏问孝时,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就是说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父母先吃,而态度却生硬的话,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要求子女在侍奉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这个很难。孔子讲这个话是很有深意的,一方面,有敬爱之心才能做到侍奉父母时神色和气。“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祭义篇》)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和颜悦色是源于子女心底对父母的满满的爱。另一方面,和颜悦色说明什么?说明你仁慈,你对父母亲和颜悦色,对别人都能够仁慈,如果你对父母亲都凶神恶煞,还能指望你对其他人好吗?不可能,儒家讲真正的孝子很细腻、孝是仁人之心。所以凡是仁德的人,你从他对待父母和颜悦色就能看的出来。

因此,所谓孝的最高境界是“色”,脸色好不好,表面上看是形式,但事实上它并不是形式,它还体现内容,体现你的心,慈爱仁孝之心。

(三)移“孝”于忠

孔子的孝道走出了家庭的圈子,迈向国家和社会。视野扩大了,孝具有了普遍意义,更升华到政治的高度。孝道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论语・为政》载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认为治国和治家的道理是相通的,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主张用孝教化

百姓。

“孝悌”作为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而被统治者大力提倡。在汉代以后甚至有“以孝治天下”的为政原则,从此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之中。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

二、如何行孝道

(一)要有孝心

上一篇: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分析 下一篇: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现状及邮储银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