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4 03:41:24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依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也是整个标准化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在企业标准化体系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管理质量;实践思考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难点

标准化管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表面上看起来是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再生,通过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在企业标准化体系推行过程中,原则性的框架容易做到,但具体细节往往难以实现。

1.岗位职责明确难,工作标准不准确

企业标准化管理所处的3个阶段中,无论是人治标准化(经验型管理)、法治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还是无为标准化(文化管理),都要求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每一个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唯一正确的方式生产和安装。在标准化体系中,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基础,是基于生产过程的事实。但许多企业推行的是法治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实质仍旧是经验管理,“写我所做”往往成为做非所写,相关的标准文件不能如实反映生产、管理的现状,标准规定与管理现实是“两张皮”。

2.实施效果难评价

推行企业标准化体系,主要作用在于为了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但是,现行的财务会计标准是以满足外部使用如税务稽查等为目的来设计的,而不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来设计的。因此,通过企业标准化,提高产品、过程和服务等质量的管理费用被埋藏在生产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里,企业管理者不能从财务报表中清楚地看到各项质量管理费用的组成和其间的变化关系。那么从何处入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呢?许多企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但结果甚微。由于不能从财务上直观地发现实施标准化管理后因质量改进所产生的效益,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投入,而没有发现效益大量增加,所以推行的力度就慢慢减弱了。

3.工作标准难实现

现代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企业法治标准化与无为标准化生产是以智能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智能型的自动化就是凡发生广义的经营异常,或是制造部门的质量、数量、作业、设备、成本、物流、信息、时机等有异状时,人员、工具、设备、工程、生产线、工厂等装置,能自动检测,且自动停止,此即智能型自动化系统。当然,自动化程度并非越高越好,可以运用价值工程的手段来衡量自动与手工作业的经济价值,以此来判断某项作业自动化的可行性。对于那些精度要求不高、手工作业也不会出错、而实现自动化却要大量成本的地方,往往手工作业更加经济。

4.态度是关键

标准化以市场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做到各项工作有目标,分解目标不漏项,事事一定有人管,管人、管事有标准,实现目标有指标。为实现确定的目标,将其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所需实施的标准,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确定并加以管理,以提高其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标准化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要求员工必须努力不断地去理解他们的规格或需求。当所有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工作是把客户的需求转化成最精确的工作成果时,工作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协作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障碍与隔阂也会消除,因为大家的目标开始变得一致。

二、解决方法

(1)领导重视企业要成功推行标准化质量管理,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特别是企业最高领导的态度。很多企业的领导实际上并没有做好长期推广标准化管理的心理准备。尽管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很好,但由于制定的操作标准或工作标准本身过于简单,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少,一旦出现问题,依靠标准无法解决,建立的标准化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

(2)改变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企业标准化就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严格来讲,标准化管理是过程,目的是成本控制,取得最好的效益。只有在准确的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为此,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关键是对质量成本有本质上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成本核算管理进行调整和改进,用准确的质量成本信息指导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推进。

(3)认真做好工序分析,确保工作标准切实可行。要实现标准化建设,必须使工序标准化。工序标准化对5M1E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应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

(4)营造企业文化。许多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经验证明,成功的关键是公司领导要身体力行地把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企业文化的演变结合起来。传统管理企业向标准化管理模式转变,不是简单地采用相应的“标准”就可以完成,而必须使全体员工的理念发生改变。

三、结论

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关键在于认识。工序标准化作业是企业标准化的基础,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标准化体系不是原来的管理模式的书面化,而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在全面推行新体系之后,还要进行不断的总结并重新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汪华斌.对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管理标准化的再认识与实践体会.中国价值,2006-11-01

【2】申毅,杨新元.浅谈基于质量成本的质量管理.商场现代化,2006(12).

【3】金荣涛.企业实行ISO9000标准无效的原因分析.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6).

作者简介:

刘宁(1982年11月-),女,乌鲁木齐人,中国计量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助工。研究方向:标准研究。

上一篇: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水流式洗碗机的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