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时间:2022-10-14 01:55:38

试述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快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在小学的所有学科中,语文这门学科针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个性发展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对此,本篇论述将从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去分析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培养

G623.2

我们平时所说的个性,通常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特有的言行举止,以及自身所拥有的整个精神面貌。个性的形成与个体的遗传素质有大部分的关系,但是后天的因素影响也会改变一个人,所以,先天遗传素质并不能完全的去决定一个人,只要经过周围的环境变化,不经过遗传素质的努力,个性品质是可以塑造改变的。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训练,是今后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所缺乏的教育特征

小学生个性培养与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小学语文的认识水平及其语言锻炼密不可分,所以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生其个性发展的必要途径。那么,在还不是很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主观能动性的缺失

τ谛畔⒒的时代,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占大多数,教师的言行被学生所复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施展,导致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不喜欢主动去探索问题[1]。

(二)教学方法死板

对于智力正在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没有创新,小学生的智力就得不到良好的锻炼与开发,只是一味的去培养学生字词的听写和阅读的能力等,对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够严格的。

(三)缺乏有效的师生沟通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过于熟练的授课顺序中,往往会忽略与学生的沟通环节,只是按部就班的将知识传达给学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错误言语无法及时矫正

当今社会,连小学生都熟知的互联网时代下,一些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对于刚刚进入教育中的小学生来说,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没有得到家长以及老师及时纠正而导致语言混乱。

(五)语文试卷缺乏规范性

小学生的语文考试,应该更加注重其语言的掌握情况[2],有些语文试卷对其考题不严格而造成的语病等,都会应影响小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掌握程度。

二、学生的个性培养从哪些方面入手

在提出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后,我们将要研究怎样从小学语文教育中去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与方法。

(一)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每个学生都想去表现自己,尤其在小学语文这门多姿多彩的学科中,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充满成就感,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3]。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老师先将问题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也可以形成小组探讨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更好的将知识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当中。

(二)建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许多教师和家长在所固有的传统思想“严师出高徒”的影响中,很多的学生在老师提问时,都害怕老师的提问,并失去了积极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即使被提问到,也由于紧张的原因答错或者是不敢出声,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思想被绑架,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的施展,对其自身的发育和发展都将会有所影响[4]。

那么,这种和谐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怎样去创建呢?

第一,建立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始一堂好课的前提,同时建立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第二,作为授课老师一定要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的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发挥其长处,改善缺点和不足。

第三,授课教师要更多的去表扬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要积极的去发言,只有促进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事情,很多人都是会主动的去学习和观察,从而内心会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视觉的东西都非常的感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等来进行生动的教学。

(四)善于表扬学生的创新想法

在小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想法时,老师一定要鼓励这个学生的积极想法,并借此鼓励学生们要有自己的个人见解。思维的创新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在一些问题上教师不要过早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如果将标准答案过早给出,将会有悖于小学语文在教育中对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遵循自然规律,规范发展

在当代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小学语文的教育还是广泛的教育,它们都是具有双向的教育目的[5],都是在推动个体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更多的是在注重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相对于社会的平衡发展。现代的教育强调的是将个体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相结合,不应急于求成,而将某方面的发展脱离现实。

要想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同时,去规范平衡,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到两个方面:第一,要将个性发展与规范发展同时进行。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掉规范性的发展。要将学生的统一发展规律同时放到教育目标当中,这也是更好的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上的相互转换。第二,要将个性发展与个体的身心素养同时进行。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学习当中,学生可以无限的发挥自身的个性,同时教师要指导其积极向上,勤思进取的学习。

(六)组织竞赛活动,促进个性发展

竞赛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活动竞赛的方式去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结语:

在我国的教育历史当中,小学语文的教育将影响着小学生今后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它不仅贯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还是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希望今后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将小学语文的教育事业再次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为我们的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27-128.

[2]宋玲玲.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234-234.

[3]班成.针对做好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环节的个性培养分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180-181.

上一篇:养猪场圈舍除臭复合菌剂的研制 下一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困惑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