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索

时间:2022-10-14 12:35:11

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索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类的消费也在提高,消费带动产出。所以,畜牧的养殖业规模也随着消费水平增高而迅猛增加,畜牧业随之发展带动养殖业的发展。然而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养殖业的代谢物、排泄物等也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给当前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隐患。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75

1 养殖污水的产生和危害

1.1 养殖污水的的产生

规模养殖污水产生由畜禽的尿液、粪便、 冲洗水、 饮水的滴漏、 雨水以及粪水养殖饲料等混合组成。由于养殖管理的力度不同,污染量也会有很大差距。经统计,养殖猪的污染量最高,其次是牛和家禽类。

1.2 养殖污水的危害

养殖污水含有高浓度的氮、 磷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耗尽水中的氧气,使水质变性、变色、变味使水体浑浊,破坏水质的性状和功能。

2 养殖污水的减量

对养殖污水的减量需要从污水的产生来源着手。及时清理粪便,对产生的粪便采用现代化处理工艺,减少冲洗的用水量;做好雨水引流的的防备设施,防止雨水与污染水污染周围环境;改善饮水器的结构装置,避免漏水,减少污染,减少含氮、磷等成分高度添加剂的使用,选择生态制剂对环境污染危害少的添加剂。

3 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随科学技术发展,我国陆续采用高科技术处理污染水,减少污染。对养殖污水的处理手段也越来越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国内主要采用处理手段有还田利用、 自然处理、 工业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处理技术,自然处理和工业化处理都利用了厌氧和需氧原理,还田利用和人工湿地处理利用植物氮、磷吸附原理,还可以根据污染水的特点采用粪便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综合处理技术等。

4 组合处理养殖污水的模式和实践

4.1 组合处理养殖污水遵循无公害、生态、 经济、低耗、减排的原则

规模养殖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灵活应用组合污水处理各种技术,进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等多种处理。技术控制是对养殖业污染水的全程监管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实践中采用沼气发酵处理,这种处理相比较简单、投入低、效果显著,污水排放沼气发酵处理是畜禽粪利用固液分离设备,把粪渣和污水分开,污水经过厌氧处理之后,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和用作燃料,发酵后沼液用来施肥。这种处理污水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实现养殖业污染物的再次利用,创造出一条具有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生态社会效益的途径;利用现代技术将干粪或吸收粪尿吸附物清扫出养殖场,清扫出的干粪经过堆沤后生产有机复合肥,舍中残存的粪尿经过少量的水冲洗后贮存于贮粪池中,有机肥和冲猪舍废水在施肥季节向农田中施用,这是最传统的方式,是最节约的一种方式。

4.2 完善相关养殖业的污染达标标准制度

规定养殖业的规模、养殖业的排放量的标准,建立控制污染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

5 总结

经过近几年我国对养殖业规范化研究与开发,借鉴许多国内外的养殖业管理,认识到处理养殖业污水的任务是十分严峻,减少污水排放的措施需要有广度的实施,规模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任道重远,国家高度重视养殖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推进养殖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广泛运用到各个规模的养殖场,发挥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从源头治理、过程治理、综合治理等全方面、全方位的治理。实现养殖业污水的无公害处理技术和规定排放污水达标标准,促进养殖业的生态发展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证人类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营造一个绿色环保家园。

参考文献

[1] 周国安,吴恩勤,严建刚.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索[J].中国畜牧杂志,2011(04):25.

[2] 周国安,严建刚.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析[J].江苏农业大学,2011(04):15.

[3] 李建华.畜禽养殖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2004(5):01.

[4] 马德云.江苏省畜禽粪便污染及其防治途径[J].南京农业大学,2005(11):01.

上一篇:不可忽视的盲目施救危害 下一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遵循”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