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肝补肾汤对前列腺炎性不育大鼠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的影响

时间:2022-10-14 12:30:05

泻肝补肾汤对前列腺炎性不育大鼠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的影响

摘要:在用大肠杆菌前列腺注射法建立细菌性前列腺炎性不育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泻肝补肾汤对其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含量及TXB2/6―keto―PGF1a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泻肝补肾汤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含量及TXB2/6―keto―PGF1a比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实验结果表明,泻肝补肾汤可以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浆血栓素B2含量及TXB2/6―keto―PGF1a比值、提高模型大鼠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以显著提高其生育能力。

关键词:不育症;前列腺炎;疾病模型;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泻肝补肾汤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8-1551-0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有引起前列腺慢性充血的诱因。笔者的前期研究也表明,大肠杆菌前列腺注射法制造的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其前列腺组织充血,质地变硬,腺组织纤维化,腺腔狭窄,这些改变类似中医“瘀血”表现。因此,本实验在建立细菌性前列腺炎性不育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浆血栓素B2(TK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等与“瘀血”相关的指标,观察笔者的经验方―肝补肾汤对模型大鼠血浆“瘀血”相关指标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3月龄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0)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造模细菌 标准大肠杆菌E colic噬菌体φXam3geneE.购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1.3 实验药物 ①泻肝补肾汤:主要组成药物为败酱草、金银花、连翘、土茯苓、丹参、川牛膝、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由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制成浸膏(每1mL含生药2g),临用时用蒸馏水配成含生药1.08g/mL的混悬液。②氧氟沙星片:每片100mg,江西南昌制药厂生产,批号20050401,临用时将其压成粉末并用蒸馏水配成浓度为5.4m/mL的混悬液。

1.4 细菌性前列腺炎性不育大鼠模型的建立 将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按笔者建立的方法复制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腹腔注射4%戊巴比妥钠麻醉,将麻醉大鼠固定,剪去腹部被毛,常规消毒。无菌条件下切开腹壁,用镊子提起膀肮及两侧精囊,暴露前列腺背叶,于两侧叶分别注入预先稀释好的浓度为1×105个/mL的大肠杆菌液0.05mL,缝合腹壁肌肉、皮肤,消毒纱布包扎,放回鼠笼。

造模至第7天,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复制完成。造模至第14天,细菌性前列腺炎性不育大鼠模型复制完成。

1.5 分组与给药 造模完成后,将不育模型雄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氧氟沙星组、泻肝补肾汤组,每组10只。

正常组:普通饲养,以生理盐水灌胃,5mL/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5天。模型组:普通饲养,以生理盐水灌胃,5mL/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5天。氧氟沙星组:普通饲养,以氧氟沙星混悬液灌胃,5mL/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5天。泻肝补肾汤组:普通饲养,以泻肝补肾汤浸膏混悬液灌胃,5mL/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5天。

停药次日,将实验雄鼠分别与期雌鼠按1:1比例合笼(每笼各1只),继续观察雌鼠受孕情况。

1.6 取材与制样 雌雄大鼠合笼3天后,从雄鼠眼球取血,静置30min,20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吸取上置血浆,放入-20℃冰箱保存备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案F1a含量,并计算其比值。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放射免疫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7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TXB2/6―keto―PCF1a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泻肝补肾汤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含量显著降低、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显著升高,TXB2/6-keto―PGF1a比值明显降低,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果表明,泻肝补肾汤具有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6―keto―PCF1a比值的作用。见表1。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慢性充血的病理变化,相当于中医血瘀证的病理表现。有人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液有形成分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发现血液的高凝状态是血瘀证发生的重要环节。还有研究资料表明,血瘀证与血小板前列腺素(PG)代谢亢进有关。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为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PG1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A2由血小板释放,前列腺素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它们的活性很强,但在血中很快水解成为稳定产物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a。血栓素A2和前列腺素在调节血小板聚集中起着关键作用,血栓素A2增高则血小板趋向聚集,前列腺素升高则抑制血小板聚集。在生理状态下,它们保持动态平衡,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状态。当各种原因破坏了这个平衡,使TXB2/6―keto―PGF1a比值升高,就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导致血瘀形成。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TXB2/6―keto―PGF1a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模型大鼠存在血瘀状态:泻肝补肾汤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显著低于模型组、6―酮―前列腺素F1a显著高于模型组,TXB2/6―keto―PCF1a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果表明,泻肝补肾汤具有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6―keto―PCF1a比值的作用,说明泻肝补肾汤可以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血瘀状态。

上一篇: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专家建议 下一篇:肺胀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