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13 11:08:20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

摘 要 勤工俭学一直被认为是贫困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英才辈出的形势下,勤工俭学也不失为一个提升大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并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勤工俭学不仅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更应成为大学生历练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 勤工俭学 意识形态 策略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69

Re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Work-study Program in the New Era

QIAO Yunfa

(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Students' work-study program has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subsistence, but in today's society, competition, excellence men under the form of work-study may well be a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We need to seriously consider and look for practical ways to make work-study program is not only a source of income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lso become college students' self-stage.

Key words work-study program; ideology; strategy; development

随着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到2014年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近2500万(阳光大学生网公布数据)。这支庞大的学生队伍,不仅是国家的人才库,更是各行各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理念。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成长寄予殷切期望。然而在他们当中,不乏有来自偏远山村贫困家庭的孩子,父母能把他们送到大学实属不易,贫困大学生在经济来源方面显得捉襟见肘。虽然国家出台了各项贷款、助学、奖励和减免政策来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大学生自主发起的勤工俭学活动仍然持续发展。所谓勤工俭学,是指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大学生通过自身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报酬。尽管国家的大好形势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铸就了良好平台,但是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管理好勤工俭学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面临的一大课题。

1 勤工俭学的意义

1.1 缓解经济问题,提高自信心

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学费和生活费也在逐年增加,这对于一个经济状况不乐观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压力。在我国的偏远地区,有很多家庭,为了供一个孩子上大学,父母就要卖房卖地,年近中旬的父母背起行囊远离家乡去打工。大学校园里贫困生所占的比例不小,他们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这些变化无疑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一些贫困大学生因此产生了自卑和焦虑的心理。勤工俭学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负担,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1.2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在家庭中都很少参加劳动,更遑论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被父母包办,他们只需要好好学习即可,因此,他们往往非常娇气。很多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差,做事情缺乏条理性,沟通能力较弱。更有些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差。这些学生如果能参加社会活动的话,不仅仅能获得劳动报酬,更能够通过社会劳动和实践克服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事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勤工俭学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能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

勤工俭学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来讲则是历练自我的平台。成长于富裕家庭的大学生早已舒适惯了,根本不知道父母赚钱养家的艰辛。当他们参与到勤工俭学工作后,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理解了父母的艰辛,开始懂得勤俭节约,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勤工俭学使富裕大学生有了忧患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生活热情,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了时间观念,学会了自强自立。

1.4 缺编岗位的必要补充

有些事业单位缺少编制,但是工作量非常大,他们就需要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做必要的补充。据笔者观察,有的大学图书馆就聘用一些大学生来参与到日常维护工作中来,大学生反应迅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与同学沟通方便,很适合成为高校图书馆的补充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学院的院办公室,聘用一些学生助理,他们在学习之余,帮助教师完成一些繁琐的常务工作,大大缓解了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而且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独到的见解,常常对工作人员有启发。而且学生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师生感情,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在其中愉快地学习,教师也能轻松地工作。

2 对待勤工俭学的态度问题

首先,贫困大学生要端正勤工俭学态度。笔者的调查显示,不乏有一些贫困大学生总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尤其是找到一份不算体面的工作,碍于面子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讲,自己找到工作后就闷头苦干。其实,劳动没有贵贱之分,贫困大学生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完成学业,不仅没什么不体面,反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在西方社会,即使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到了大学后,他们大部分人也是靠自己打工维持学业,有的甚至在上大学前先找份工作,赚够了学费再去上学。即便父母愿意出钱帮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孩子也只是向父母借款,完成学业后会主动偿还给父母。另外,社会也应正视勤工俭学的问题,营造和谐宽容的环境,以助贫困大学生毫无心理负担地从事相关的工作。

其次,大学生应该具有足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能只看重钱,要衡量我们的付出与劳动所得是否成正比。所得与付出比例差异过大时,难免会是一个大陷阱,要理性地分析、判断。端正了勤工俭学问题的态度后,我们可以多和同学交流,向老师请教,以免上当受骗,把风险降到最低。另外,大学生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采取合法合理的解决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最后,勤工俭学不仅以赚钱为目标。笔者曾与几位参与勤工俭学的学生交流过,他们不假思索地告诉我:“如果不是为了赚钱,才不想去勤工俭学呢。”而且还列举了诸多困难,如找一份工有多难;做家教的话,找到一个通情达理的家长、一个好教的孩子有多难;不管是不是我们大学生的问题,都容易遭到雇主的责备,甚至直接被“炒鱿鱼”……没错,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们而言,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有一些大学生只顾着赚更多的钱,他们上当受骗的几率会大幅增加,甚至做一些大学生不该做的兼职工作,后果会是什么?既荒废了学业,也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3 学校与社会应如何对待勤工俭学

3.1 学校应完善勤工俭学的运行管理机制

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第一个责任体,要重视勤工俭学问题。学校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平台,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勤工俭学工作。我们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学校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往届毕业生的去向,联系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我们的大学生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实践,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历练和提升,这不仅给大学生创造了勤工俭学的平台,也在社会舞台上教育了他们。大学生们在校园里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使他们更了解自己还有哪些欠缺,并付出相应的努力。另外,很多老师都有一定的课题项目,很多老师在做项目的时候往往要雇佣社会人员,如果把我们的大学生直接安排给这些老师,做老师的“临时工”,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对老师而言,节省了寻找相关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岂不是双赢吗?

虽然这两种方式切实可行,但执行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因为一旦学校和老师给同学搭建了平台,他们会因为工作来得太容易而怠慢了这份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对勤工俭学实行打分制度?对大学生制定勤工俭学的基本要求,从机制上给予支持。这一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3.2 社会应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必要的保障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入社会,社会首先要给大学生们提供基本的支持和保护。比如健全大学生勤工俭学法律法规,即使大学生只找份家教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都应该进行登记和定期查访。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供求关系的平衡,也可以对大学生给予相应的公平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维护大学生权益,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维权意识也变得更为强烈,政府和高校都应该对大学生的维权活动高度重视,不能一味地搪塞和压制,而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4 结语

总之,随着国家教育环境的日益优化,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高校和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切实可行的勤工俭学策略和机制,加强对勤工俭学问题的科学管理。只有高校和社会切实做好勤工俭学的相关工作,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才能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智,辛勤,辛怡萱,苑博,牛研,刘安康.正确认识勤工俭学及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济研究导刊,2014.235(17):133-134.

[2] 刘成,肖运红.完善我国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27(3):423-427.

[3] 井国骞.浅谈大学生勤工俭学.长江大学学报,2009.32(1):214-215.

[4] 潘菊莲.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大众科技,2005.9:143-144.

上一篇:基于手机结合二维码的隧道管养系统研究应用 下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辅导员谈心工作的技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