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10-13 10:32:59

如何培养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之一,但是目前,有这样一群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平时运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少,语言环境的缺少造成他们说话磕绊,语言不规范,表述词不达意,一旦教师提问,就低着头,脸憋得通红,不愿说或不敢大声说。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将来他们走入社会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造成沟通障碍,违背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训练他们表达流利,内容清晰,语言规范的能力,使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有所提高。

一、尊重是口语交际的前提

我们必须要明确口语交际的对象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心理往往比较敏感、脆弱,我们一不小心就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在练习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和表达意愿,不能强求,否则会适得其反。尊重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初中的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毕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成熟,一些观点难免会以偏概全,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允许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哪怕不是太完美,允许他们认识上出现不足。教师还要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意愿,千万不可勉强他们说自己不想说的事。只有我们尊重了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语言交流的环境,才能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敢说,乐说。

二、激发口语交际的信心

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共场合不愿意说话,不肯主动交流。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懂得欣赏他们的优点,并适时给予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其次,多创造机会,向他们提问。不管他们说得怎样,教师要对他们的回答给予中肯的评价,唤醒他们的自信,重点培养他们敢于主动参与和交流的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来渗透口语交际的重要,比如走向社会后的面试、演说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激发他们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就能主动地参与,从而得到快速的提高。

三、拓展口语交际的渠道

口语交际的素材源于生活,而语文又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为口语交际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口语交际的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为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每天的“课前演讲”“新闻播报”进行训练,内容自拟,形式不拘,把这个作为训练农民工子女的一个平台,来展示农民工子女通过搜集、筛选、加工后的材料,来加深和拓宽教学的内容。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发现,通过思考形成文字,并敢于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的探究所得。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劳动竞赛等,要精心设计,有趣味性,这样在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这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轻松地学习。久而久之,他们的听说能力都会有长足的发展,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并获得了交流的快乐,这样厚积薄发,提高了口语交际的水平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四、健全口语交际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要制定一套健全的评价机制,不管他们说得如何,教师必须根据他们的表达水平给予不同的评价,这样既能对学生出色的一方面给予积极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对他们的不足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让这些农民工子女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提高要求,使自己尽可能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不能机械地只给个分数,而可以加个人量化分或者评定星级等方式来激励进取。如在演讲结束后我们评定时,可按口语交际的技能、态度和情感分为具体、操作性强的若干项,如是否用普通话清楚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话时是否声音响亮;演讲时仪态是否大方;是否能够大胆地与同学交流、讨论;对别人的话是否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等,分别对应着设置上分值或星级,让学生给予评定后得出最终的得分,这样的评定虽然没有百分制的精确,却能实际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给学生以激励和信心,并不断进步。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工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所具备的能力,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水平是我们课程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最大的素材库,我们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更新观念,深入挖掘教材,利用好各种资源,寻找各种途径,找出培养和提高农民子女口语交际能力的多种切入点;在活动中创造各种机会,有的放矢,让农民工子女创造性地说、练,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使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巧用艺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