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股权融资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13 09:57:52

电力企业股权融资问题的思考

摘要:我国电力企业在市场发展的冲击下虽然进行了多种改革,在实行股权融资政策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各主体的发展积极性,但股权融资在具体实践中还是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

济产生诸多矛盾,电力融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就所提出的电力企业股权融资问题陈述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股权融资;市场经济

电力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不只是本行业急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对其他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各方面经济都有很大的提高,我国电力

企业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它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突出。电力企业发展至今,面临着企业不得不进行的股权融资问题,如何选择合理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既是对电力企业

的考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走过的一个坎。所以,电力企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做好股权融资工作。

1.电力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经过了多种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趋势非常迅猛。从以前电力严重短缺至如今逐渐持平,我国电力行业还在不断革新,采用鼓励竞争和电价调节等有效

措施将电力企业推向新的发展局面。曾经电力行业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国有”“国控”,长期以来该行业也确实是由政府作为主控者,生产与销售等一切决策都由政府控制,受政

府管理。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各种能源不断开发,电力行业的垄断模式越来越难以行走,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打破国有垄断这个模式[1]。电力企业融资是解决这一困局的

必然选择,虽然在控股上仍为国家持有,但在电力生产与销售环节上已经产生竞争机制,在强大的竞争环境下,电力行业发展趋于更加高效、公平的服务模式,既优惠了民众,也

对电力行业内部进行了全新改革。

2.电力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1行为不规范

电力投资在以前是二者不分的,即投资者既有产权,又要还本付息。“九五”后,电力投资体制进行改革,投、贷二者分家,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是由企业自身

投入资金,例如地方政府在实施电力项目投资时,由投资企业承担的融资资金中部分来自地方机动财力与电力建设基金。此外,还有差额就需要从其他融资方式进行解决,如从各

大银行和非金融机构贷款。但因我国投资体制的相关政策还未实行到位,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所出入,电力企业的融资难以推行。

2.2 产权不明确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政策多数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出台的,各个阶段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矛盾的产生也是必然的。在电力发展落后时期,我国电力极度

紧缺时期,出现了政府与企业相互合作解决电力问题的现象,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生产提供所需的电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曾经集资的电力企业从“分电”转变为“分利”时

,原来的投资者就将重心转移到怎样将所得利润进行合理分配上。由于前期在投融资时并不规范,且未实行相应的项目资本金制度,相互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从而在产权比列分

配上产生诸多问题。

2.3 融资结构失调

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具备一定市场经济特性,但依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局限性。从总体来看,我国电力企业的融资途径狭窄,外部资金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贷款。在资产规

模上,国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投资企业仅占五分之一左右。由结构上分析,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后,企业融资的财政资金虽有减少,但企业资本家依然难以提高比例,负债率

高,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存在很大的不均衡现象。如今,我国电力企业虽然走出了债券发行这一道路,但受到原有思想的制约,仍由国家控制发行额度,计划经济现象严重。从资

本结构来看,电力企业股份国有占绝大比例,企业资本难以调动积极性,在融资成本方面,股权融资成本最高,其次是债务融资,最低是企业的内部融资[2]。目前我国电力企业

只有少数上市交易债券,流通性并不高,无论是从收益或是安全方面考虑,多数投资者对企业债券并不看好,从而也导致我国在这方面的融资方式只能龟速发展。

3.解决电力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建议

3.1 重组资产增强竞争力

在改革步伐的行进下,我国电力行业的国有垄断局面已经逐渐瓦解,而以企业的形式重新面临市场的挑战。由于垄断局面不复存在,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电力企业不得不努

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以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稳固脚跟,脱颖而出。所谓重组资产,即通过向外扩张增强电力企业能力,同时解决企业内部增长困难的局面,让企业重新进行

调整,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实力[3]。电力企业在经过重组后,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效率,从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

的。由此,电力企业可将资产重组的方式作为一个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更加需要提升自身实力,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占据有利形势。

3.2 利用市场扩大融资

利用证券市场以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即推行企业上市与将已上市企业再融资。从目前来看,电力企业已上市公司股市中发展形势颇好,将已上市公司

作为依托,集资购买电力企业资产,优化质量,扩大规模。不仅如此,在我国境内上市企业可实行对外发行策略,资产重组后对境外进行融资,打开国内外市场,提升实力。在利

用证券市场上市的同时,还应加大债券的发行规模,扩大集资渠道,平衡股权与债权的约束,有效解决企业存在的弊端[4]。电力企业虽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下需要作出相应

的调整以迎合市场,但它本身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即低风险、稳收益,偿债能力强,也就意味着有企业债券集资的有利基础。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途径,债券融资拥有更好的优

势,不仅可规避贷款利率的风险,成本也更低。从发达的西方国家借鉴经验,电力企业均是通过债券集资的方式获得运作资金,债券才是国外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所以,电

力企业可适当选择发行企业债券,在降低成本改善结构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3.3政策引导吸引外资

外资注入既可以适当减轻我国电力企业在资金上的压力,还可以给我国电力行业在管理和技术层面进行革新,加快发展步伐。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外资的逐渐重视,虽然给

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在我国市场机制本身不健全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国外的直接资金投入所占比例并不高。针对这些因素,我国必须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对各种利于引

进国外资金的政策也应适当做出调整,加强落实力度。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电力企业也应该跟进市场的改变,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缓

解国内电力行业面临的融资困局。

3.4 开辟融资渠道开创新思路

企业融资方式除了上述所言,还可以开辟其他多种融资渠道,如商业票据融资、资产支持证券化融资及电力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商业票据所指的是短期内用商业信用形成的

债务凭证,可在市场上流通,亦可筹措资金,不过目前看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功能还有待完善。资产支持证券化是指基于未来可预测且稳定的资金上,通过集资与信用手段,用资

产产生的预测资金在市场发行证券。我国电力行业具备稳定、安全、持续的特点,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行融资。投资基金指的是由基金管理公司等面向投资者所发行的一种收益凭

证,可集中投资者零散的资金,通过投资专家的运作管理和信誉金融机构达到融资的目的。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行业,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促进各方面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力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下,必

须做出相应的变革。控股融资是电力企业在改革路上必须进行的重要步骤,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股权融资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有问题产生就会有解决问题的途径,一定要善于发

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这样才能让我国电力企业做到真正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丁超,阎军印.电力上市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8(17)

[2] 吴霆.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J].中国电力.2004(10)

[3] 符萍.电力行业资本结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04(04)

[4] 刘崇明,秦高翔.电力企业融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S2)

上一篇:浅谈中小学内部财务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