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规划与思考

时间:2022-10-13 09:50:40

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规划与思考

【摘要】 高速公路的信息系统是高速公路汽车安全、道路畅通、提高高速公路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加快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大规模提高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将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主要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信系统 问题 发展

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不仅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我国信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高速公路安全、畅通、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所以,高速公路要想整体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加快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

一、高速公路通信网现状

(1)行政交换网。行政交换网主要以局用的程控交换设备为主,部分路段还可以采用用户交换机。但是用户交换机一般情况下不具备NO.1和NO.7的信息指令,局域网采用的是非标准化网络,也就是用户NO.931信息指令,这样的网络不利于未来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的发展。

(2)传输网络。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通信传输网络基本上都采用SDH技术,很多省市的路段已经开始建设IP网络,直接能够在裸光纤进行数据传播。相对独立的传出网络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这样的网络能够维护高速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高速公路的业务调度能力。

(3)接入网。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建设基本上已经符合国际多业务光纤接入网络的发展要求,但是部分省市还在采用一些非光纤接入网的设备。这些非标准的光纤接入设备不能满足与V5接口和SDH传输以及其他的国际标准业务接口,这样会直接造成落落通信信息管理的很多问题。

(4)图像监控。我国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图像监控主要以模拟图像传输为主,以数字图像传输为辅。暂且不论图像传输的质量,从价格上看,模拟图像传输的设备比数字图像传输设备便宜。从数字图像传输在图像的清晰度方面看,如果能够保证网络以4M速度传出,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的图片清晰度基本没有差别。

(5)会议电视网。我国全国性的会议电视网络还没有建成,但是已经有部分省市的会议电视网络正在规划。高速公路管理逐渐完善,信息系统也不断进行新的规划和发展,会议电视必将成为高速公路信息建设的发展方向。

(6)常见设备使用。Forswearer 780B设备作为一种多方向、多业务接口的综合性光传输平台,它不仅可以提供全系列速率的SDH接口和PDH接口,支持以太网及ATM业务的传输;而且具有强大的高、低阶交叉能力;同时支持各种拓扑结构的组网及保护。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各项技术指标都遵循ITU-T的相关标准和建议。IBAS180是烽火公司开发的一种全新SHD系列设备之一,设备是2.5G速率系统中的一种MINI型产品,是一个综合性信息传输平台,群路速率为2488Mbit/s,支路可支持多种速率的支路借口。

二、高速公路通信网的发展

(1)核心交换网。高速公路核心交换网目前主要分为话音数据网或行政交换网,以话音为主,主要采用程控交换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分组话音将会逐步进入实用交换阶段,传统的TDM话音和分组话音之间势必要通过网关来互连互通。真正要实现所有功能的互通,网关与程控交换机必然要使用NO.7信令连接,在当前IP话音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我们的行政交换网还是应该使用程控交换机,但必须为将来网络的融合作好准备。

(2) 传输网。我们首先对当前的三种传输方式作一比较。SDH技术对于TDM业务的支持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的,但是在对分组数据的支持上,存在传输效率不高的缺点。ATM技术在对分组业务的支持上很好,但在对TDM业务的支持上,存在成本高,技术不成熟,没有大规模应用的问题,目前已基本被市场所淘汰。IP技术由于其普及率高,实现成本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QOS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完善的解决。根据高速公路业务多为实时业务(话音、图像),目前传输网络多为SDH设备、传输距离较长、网络安全要求高等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使用多业务多传输平台设备来构建骨干传输网络较为合适。

(3)接入网。接入网作为综合业务承载平台,直接面对应用,最为重要的是提供足够多的、符合各种标准的接口,对上层网络接入网必须提供标准、开放、灵活的接口,避免因两者之间的接口问题造成对接复杂、厂商垄断、业务调度不便等问题。接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界限必须划分明确,接入层只能提供标准接口,对业务本身不作处理,避免因应用的变化而导致设备的淘汰。

三、总结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为高速公路提高服务,加快道路建设的主要手。提高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建设,能够最大限度为道路交通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的交通服务,进而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严木炎.高速公路路政移动办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崔吕红.关于东台数字电力网信息系统的探讨[J].城市勘测. 2009(06)

[3]李家然.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03)

上一篇:瞄准攻坚重点 发挥省情优势 下一篇:新联通北方十省启动农村通信市场经营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