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的研究

时间:2022-10-13 09:36:39

关于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的研究

内容摘要: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有其明晰的发展轨迹和内容体系。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是基于杜威对传统教学方法批判的扬弃,其内容是“教学做合一”,其精髓是“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对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活的教育 渊源 教学做合一 创造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因而也是“活的教育”的方法论。笔者研究发现,包含这一方法论的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有一条明晰的轨迹:1917年陶行知学成归国,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他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改革旧教育,积极提倡“新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陶行知在提倡“新教育”的基础上,1921年响亮地提出了“活的教育”,他在《活的教育》讲演中指出:“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活的教育,就是要随时随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育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1]

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倡导有利于形成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笔者觉得,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方法的目标和理念与陶行知“活的教育”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是基本一致的。为厘清新课程背景下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活的教育”方法论的渊源、内容、精髓等作一些具体的探讨。

一.“活的教育”方法论之渊源:基于杜威对传统教学方法批判的扬弃

陶行知和杜威,一个被称为“万世师表”(被尊为孔圣人之后,现代中国的大教育家),一个被称为“伟大的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的巨擘)。陶行知曾求学于杜威,受其思想的影响甚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但这些绝非杜威思想的简单翻版,而有其符合国情民性的一面。陶行知扬弃了杜威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批判,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做合一”、创造性学习法、创造性教学法。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沿袭甚久、积弊甚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在教室这个专门设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杜威一直持尖锐的批判态度,他所要做的变革就是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

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杜威关注的是怎样才能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而要想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必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这既是杜威哲学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杜威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到的疑难和问题,而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于“把困难克服,疑虑解除,问题解答”。[3]因此,思维的方法亦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共有五步,因之科学思维的方法也称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这五步是: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定义;设想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推理,看哪一个假定能解决这个疑难;通过观察或试验,证实结论是否可信。

杜威非常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3]鉴于此,他将思维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怎样培养思维能力呢?由于思维起于疑难的情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的最首要因素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合宜的情境。“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惟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3]而活动性、经验性的作业如烹饪、木工、纺织等恰好能提供这样一些条件。由此,杜威认为经验性的课程和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是相通的。

受杜威“科学、教育和民主目标合而为一”思想和渐进式教学法的影响,陶行知热情地倡导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先进的教学法,他从杜威那儿学到一条原则:教育不是教与被教那么简单,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经历中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进步。像杜威一样,陶行知进一步强调了学校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他意识到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传统上,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为了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陶行知从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方式和他关于渐进式教育的哲学当中汲取精华,创建了自己的教学法――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意味着教一个学生学习,教学方式应以学习方式为基础,教和学应彼此和谐,作为一名教师,在他教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学;因此一个教师也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也能成为一个教师。陶行知在教学法上的革新是他对传统中国社会中教育领域缺乏人性的状况进行关注的结果。他把现实的中国孩子们的学校看作“地狱”,他决心摧毁这座地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乐园。在中国的传统中,孩子们经常被轻视为“二等成人”,然而很少有教育家了解将孩子们从“成人的残酷”中解放出来的必要性。陶行知敦促人们尊重孩子的人权,理解孩子的需要和能力,关心孩子的幸福。1944年,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孩子的六个解放”,陶行知对孩子解放式教育的关注是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有力批判和挑战,反映了杜威和美国渐进式的教育运动对他的强大影响。

陶行知是第一个发展杜威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中国学者,也是第一个把杜威的理论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人。与他的一些同行们不同的是,陶行知强烈意识到中美之间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存在极大的差异,而他的同行们只是采纳和坚持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因此,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运用是一个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扬弃过程。陶行知最显著的成就就是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转换和实践,即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工具,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及体现了进步主义的、儿童中心的、实验主义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

二.“活的教育”方法论之内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构建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青年陶行知回国看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只顾读死书的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他说“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们只会喊口号。可是我们干了几十年,到现在所用的电灯,所坐的汽车,都是外国人做的。我们自己不会造出来,这是什么缘故?这为了书呆子不去干科学事业,因为不用手去试验,不用手去创造。”[4]陶行知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只知读书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一个样子。”[5]

陶行知认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是亲知的过程。这就是说,没有“做”,没有行动,就不会获得真知。他认为:“依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说知皆为不可能。”[6]主张“百见不如一做。”,惟有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论与实际、思想与行为结合产生的真知识。陶行知认为单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结论好比得到国家发的“纸币”,亲身的经验好比国库的“储备金”。没有相当的“储备金”,“纸币”发得越多越贬值。”[7]他的话怎能不发人深省?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7]其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教学做合一以生活为中心,教与学都是为了“做”。[7]

那么什么是“做”?陶行知认为,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8]他批判传统教育把劳力与劳心相分离的错误做法,指出:“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记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8]陶行知强调“做”,并非只重视实践技能而忽视理论知识。他说:“我们做一件事便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做得最好。我们还要想到这事和别事的关系,想到这事和别事的相互影响。我们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我想到共想,从片段想到系统想,这就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功夫。”[9]

同时,陶行知在《答朱端琰之问》中还解答了教学做合一是否忽视了情意发展的问题。他说:“我们既以在劳力上劳心为‘做’的定义,当然不能承认身体与精神分家。自动的涵义便同时具有力与心之作用,即同时要求身体与精神之合作。”[9]鉴于上述认识,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1、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2、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3、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9]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其核心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创造能力,而惟有劳力上劳心获得“真知”,才能满足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并使之成为继续追求的动力。

陶行知还深刻地提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同获得真知一样,离开了行动,离开了做,就不会有创造。“因为惟其行动,到行不通的时候,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因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10]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实践第一”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点,为此,它得到了同志的肯定。1939年8月29日在边区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班毕业典礼上说:“知行合一是件大事,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说来,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1]这是对活的教育方法论的恰切评价。

三.“活的教育”方法论之精髓:“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如上所述,陶行知指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笔者认为,这是“活的教育”方法论的精髓所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抵达做的这一最高境界――创造呢?

在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中教育是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这种以“做”为中介使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方法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第一性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教育方法论。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只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行知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1943年,陶行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一文,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12]他要求通过“创”(即破坏旧的事物)“造”(即产生新的事物)达到“做”的最高境界,这充分强调了当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那么,在21世纪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落实到位呢?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创造教育。所谓创造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原则,使形成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解题能力成为教育目标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可见,创造教育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在人的普通素质中单独提出创造性素质加以特殊强调,原因是创造性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御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

其次,为了实施“活的教育”,我们认为必须突出创造教育的时代要求,着力体现以下教育内容中的方法论思想:

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创造性思维教育。创造能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所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特别是想像能力、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任何问题都自觉地考虑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学法教育。学法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有效地去捕捉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必须改变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到知识的陈旧的教育思想,要使学生从‘不教不会’变成‘无师自通’的人。”[13]可见只有通过学法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无师自通”的人,成为知识的主人。

个性教育。个性教育就是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及时捕捉学生在自由选择的活动中显露出来的闪光点,即发现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并加以鼓励和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爱护、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把培养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柳斌同志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14]提倡的是个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称为“裹头巾”,提出“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12]素质教育讲的也是个性、创造,一切陈腐的、机械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死教育”是错误的、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大力实施人格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学法教育、个性教育,积极提倡并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创造教育,即陶行知所追求的“活的教育”,惟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归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活的教育.[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3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五卷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陶行知.手脑相长.[M].//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8

[5]陶行知.什么是教学做合一.[M].//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7-28

[6]陶行知.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84

[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8]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52-53

[9]陶行知.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81-90

[10]陶行知.创造的教育.[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15

[11].抗战教育与小学教员.[M].//年谱:189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135

[12]陶行知.创造宣言.[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56-158

[13]钱伟长.钱伟长文选[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陶行知研究会)

上一篇:语文教师与文言典籍 下一篇:英语专业研究生身份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