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10-13 09:29:42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市场;培养模式;科学定位;培养方案

摘要: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迫切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培养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就业环境来看,存在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制度等不理想的情况;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存在思想、观念和素质的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从高校人才培养来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有人无岗”、“有岗无人”这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现实状况。高等学校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适时转变,脱离了社会需求,致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供需“两张皮”,这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症结所在。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改革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岗无人”。我国中、高级技术工人占比例仅为40%,与发达国家85%的比例相距甚远,说明我国各行业还严重缺乏高技术人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城市社区缺乏人才的状况仍然存在。二是“有人没事做”。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1%,逾150万毕业生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这部分毕业生大多是因为同期类似的专业人才已经趋近或达到饱和程度而未能就业。教育部有关数据表明:近期在高校中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9.7%,比前几年下降二十多个百分比。每年统计公布的“热门专业”与人事部门对人才市场的预测经常未能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在很大程度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导致销路不畅。“人才积压”。

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社会对毕业生知识层次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毕业生理应为社会岗位所欢迎。但由于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来调整,导致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偏离,加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旺盛,就形成了上述就业问题。

二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主要体现在: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脱节、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几个方面,这反映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混乱

当前,不少高校片面追求办学高层次,中专学校争取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院校争上硕士博士点,却放弃了过去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片面强调“高层次”,忽视了人才培养上的“求异”,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规格雷同,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部分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科研职能不断被强化,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比例大幅度上升,使得有经验、有学识的教授忙于指导研究生、博士生,忙于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根本无暇顾及对本科生的教学和指导,本科教育日益受到冷落,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下降。

2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脱节

近年来,有些高校为了成为综合性大学,一味地追求专业齐整,特别是一些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专业性极强的学校,不顾产业结构需求,不顾专业师资条件,追求“大而全”,盲目设置与当地优势产业无关的新专业,例如众多工科院校为了挤进综合性大学的门槛一股脑地新上“法学”、“经济学”等专业,致使部分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没有就业渠道,出现就业困难。还有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细的专业划分不仅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相脱节,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适应面窄,影响就业。

一些学校为争夺生源,未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盲目开设热门专业,一些热门专业“遍地开花”,例如某些高校一个热门专业招生达十几个班(每班30人),以至于某些热门专业的学生刚入学事实上就被打入就业难的“冷宫”。这些高校初衷是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后果是为自己的生存埋下了隐患。

3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固定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来组织教学,普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专业知识灌输轻人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使得毕业生缺乏人文精神,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最终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现在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纷纷到职业技术学校再学习的“回炉”现象,这集中反映出普通高校在大学生技能和素质培养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4学院化培养与社会化选择脱节

由于“精英化”教育标准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实现“大众化”转换,依然沿袭“象牙塔式”的学院化培养模式。学院化模式是学历化社会的产物,大学生就业处于“卖方市场”,大学生的身份或毕业文凭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模式采用统一的学科标准与规范,培养出划一的“学科式”专业人才,对人才的评价是以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质量为依据。在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转入“买方市场”,大学生身份与文凭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人才的标准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大学生必须接受职业标准的考验以及雇主的鉴定与评价。学院化培养模式造成大学毕业生严重缺乏从业素质与能力,不具备雇佣性,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三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依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与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育教学状态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办学特色、学科特色、自身优势等在培养人才这一中心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迫切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增设社会急需专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大学生的就

业竞争力。

1科学定位高校层次。明确办学方向

高校只有科学定位自己的层次,明确办学方向,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高校的宏观定位主要有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主,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研究型大学则注重人才的学术性和科学研究能力,其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多数会进入研究生阶段或者科研机构,通常不用多考虑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介于教学型和研究型两者中间,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又要提高学术水平、提升学校档次,往往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最大。

我国大部分高校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注重市场的需求,重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就业状况较好。随着办学层次不断提高,部分教学型高校在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这部分高校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往往会片面重视“学术”而忽视了市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2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高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是决定其办学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要求高校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同时也要避免片面地、盲目地“追新”,防止人才滞销。

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开展市场调研,调研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和市场容量;二是对调研结果进行充分地多方分析和论证,作为专业调整和设置的重要依据;三是考虑学校特色与优势,结合师资情况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3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定位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依据、标准和要求。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具有调控、规范和导向的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目前,从社会的反馈信息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突出问题是掌握知识不适应日益激烈科技竞争的需要,自身素质与能力不符合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要适应新形势,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就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由以往传统的培养单一的“知识型”人才提升拓展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人才。高校在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锻炼,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一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市场发展要求,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而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计划安排,以形成一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依据。高校只有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才能从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现行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可分为“宽专业、窄方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多模式主修”三种模式。从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来看,“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多模式主修阶段”模式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就是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两种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多模式主修”根据市场职业的需求设置相应的主修课程,主修课程微型化,使得学生应对市场变化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采用“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多模式主修阶段”模式,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时具有特别的优越性,使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策略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堂教学而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和手段。培养策略是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保证。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管理体制等,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第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往那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空间,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增加课堂信息量,灵活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作为融合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的重要形式,对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改善实践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提倡实施学分制以来,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但大多数高校的学分制或多或少还带有学年制的色彩,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具有学习内容上的自主选择、承认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及学制上的弹性等特点。高校要实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针对学分制的这些特点,建立弹性、灵活、自主的全面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贯彻“严格目标要求、灵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方针,推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和学生自主选课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宽松环境和平台。

四 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不适应市场需求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迫切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培养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

[2] 周济部长在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08-1-15],http://yp,1pszy,en/upload/2008―04/08041414404309,doe

[3] 黎军,刘广河,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4] 王坚,刑莉燕,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两个转变,对高职工民建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J],太原大学学报,2006,7(1)

[5] 北京交通大学,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北京教育・高教,2006(5)

上一篇: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策略 下一篇:大学精神与大学生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