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投资之道

时间:2022-10-13 09:26:46

饮食文化与投资之道

遴选好食材、好厨师、好时令,乃饮食文化之精髓;挑选好产品、好管理人、好时机,乃基金投资之道,两者亦相通。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还要营造用餐的舒适氛围,中国的饮食文化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

饮食已成为一门艺术,烹饪的技巧可谓五花八门。好的饮食,讲究食材、厨师、时令,三者缺一不可。而大家热衷的基金投资与饮食烹饪亦有相通之处。只有像遴选好食材、好厨师、好时令那样,精心挑选出好产品、好管理人、好时机,才能如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上等菜肴那样,赢得良好的长期投资回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烹饪第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食材要好。食材如果本身有严重问题,那么再高明的厨师恐怕也没有回天之力。以常见的红烧肉为例,要想真正做到甜咸适中、入口即化、滑而不腻,肉质的要求可不一般,不是什么品质的猪肉都能当此重任。基金投资也一样,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出好产品。好的基金产品,其设计应适应大的经济趋势,并能较好把握未来的各类投资机会,对于老的基金产品,投资者还要审慎考察其过去数年间的长期投资业绩,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此外,正如好的菜肴需要符合食客的个人口味,具备独特的产品属性也很重要,好的基金产品必须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吻合。

备齐了新鲜丰富的合适食材,没有好厨师的倾力掌勺,美味佳肴可不会自动生成。同理,基金产品发行完成后,基金管理团队的投资能力、专业经验就成为能否取得良好业绩的关键。川菜讲究“麻辣酸香、油重味浓”,浙菜讲求“清、香、脆、嫩、爽、鲜”,徽菜则讲究“重油重色、原汁原味”……但再好的厨师,也很难“菜系”样样精通。投资也是这样,有人擅长趋势分析,有人精于个股挖掘,而有人在固定收益领域有所专长。相比于个人投资的单打独斗,基金投资便具备了团队配合上的整体优势。

选基金管理人就是在选基金公司,投资者要注意研究同一公司基金的整体表现。单个基金业绩的短期涨跌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一家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如果在较长时期内的排名都相对领先,就说明这家公司的投资研究水平整体较高,管理机制和投资决策流程相对更加严密完善,其业绩具备长期可复制性,值得看好。

孔子有云“不时不食”,这讲的是饮食须合乎时令。在投资市场中,不同的基金品种,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也大相径庭。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股票基金收益惊人;2008年的大熊市,只有债券基金才是赢家;2009年,指数基金则大放光芒;2010年来,债券基金再度出人头地。如同在不同时令讲究菜肴的搭配组合,投资者注重资产组合配置才是上策。

上一篇:大金重工:财富的时空误差 下一篇:我这披荆斩棘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