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擂台 第22期

时间:2022-09-04 09:50:53

券商擂台 第22期

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要警惕。

东北证券

美国为经济缓慢复苏护航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长期高企,但物价水平偏低,而且经济增长缓慢,这为采取进一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奠定基础。美国政府迫于中期选举等压力,企图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以通胀换就业。

美元指数将继续表现疲弱,但难以突破当前的震荡格局,不会出现深度下滑的情况。日本和欧盟等都将议息,日本跟随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较大,而欧盟的可能性较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首轮全球经济刺激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显著增加。此次量化宽松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通胀预期。

国联证券

新兴市场要警惕

美国在解决自身问题时,总要把其他国家拉下水,而且还冠冕堂皇。在开放经济体中,货币政策具有“漏出效应”,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当一部分资金从金融机构流到了新兴市场,从而造成了推高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和物价的负面作用。

因此,新兴市场要注意了,流动性又来了,这对已经面临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的新兴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不断降低,使得增加货币供给的效用大打折扣。美国经济要到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还是一个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会连带“牺牲”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

中国经济强劲回升,美国就业难以改善。

太平洋证券

美国就业状况糟糕

美国经济研究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三季度剔除价格因素的真实GDP环比年率增长2.0%。如果不是年率的话,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在0.5%左右,这是一个很温和的增速。

但温和的经济增长,不足以使美国糟糕的就业状况有明显改善。就细项来看,私人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净出口对GDP 的拖累有所缓和,个人消费对GDP 的贡献小幅提高1.79%,政府消费与投资贡献0.68 个百分点。

目前,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关键作用的出口依然没有太大起色,环比增速仅为5.0%,美国依然会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如汇率政策、贸易政策促进出口增长。

中信证券

中国经济回升强劲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7%,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0个月稳定在50%以上。这反映了制造业状况好转,经济增长企稳回升。

从历史数据看,历年10月份PMI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为52.3%。剔除季节性因素,该指数显著高于历史平均值。细分数据显示,需求强劲增长,支撑了新订单指数走高,补库存需求明显提升,国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幅推升了购进价格指数。

10月份的新订单指数与产成品指数之比为127.4,高出历史均值8.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总需求强劲,预计工业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如何配置?消费、新兴产业,还是资源股?

国金证券

从2011年的盈利与估值角度选股

随着2010 年行将结束,市场开始寻找2011年有吸引力的行业。我们从行业盈利与估值相配比的吸引力来进行行业的选择。

从增长维度看确定性和增长空间,看好政策支持和经济驱动的消费(商业、食品饮料、医药)和新兴产业(TMT、新能源、新材料)。2011 年消费股预期增长30%,估值在30倍以下,龙头企业估值要更低一些。

从估值维度看弹性空间,站在目前时点,看好水泥、精密化工、重型机械、保险、地产。水泥受益于供给改善,精密化工、重型机械成长性较好,保险受益升息,地产看好其中估值已经反应紧缩预期、周转快的公司。

湘财证券

11月份存在低位买入的机会

人民币升值与加息周期、消费增速持续高于投资、城市化模式与城市群形成是主流的大趋势和经济运行的中枢。

11月份存在低位买入的机会。 在行业选择上,仍然建议加仓投资品。建议低位买入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等行业。11月份看好子行业的顺序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通信设备、新材料、交运设备、建筑建材、软件、航空、造纸和军工等。

从长期看,消费升级相关的商业零售、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等行业仍有较大成长性空间。长期看好的大类行业顺序为消费、金融、原材料和投资品。

热钱流入,对股市是福还是祸?

建银国际

热钱未退中国股市仍有上升空间

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加上美元弱势持续,令资金因而流向金市、债市及亚洲新兴市场。

国庆长假后,内地股市持续上升,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加上境外热钱不断涌入股市,推动中国股市上扬,成交额屡创新高。虽然中国股市因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加息而回调,但预期未来两周,市场资金仍然充裕,中国股市仍有上升空间。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而9 月份CPI创23 个月来新高。由于经济增长已经企稳,预计CPI 将在达到峰值后回落,年内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瑞银证券

热钱有可能导致过度资产泡沫

瑞银中国区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预计欧美等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到新兴市场,由于中国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预计流入中国的境外资本将大规模增加。

如果中国仍使用目前的政策组合来应对全球量化宽松的大环境,那么最大的风险可能并不是制造业部门失去竞争力,而是过度投资和资产泡沫。

加息不可能抑制由全球货币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如果美元上升,人民币实际货币上升加上加息预期,全球资本货币市场短期内会出现大幅震荡。汇率和利率的小幅上升,必然刺激热钱的胃口。

上一篇:云计算” 梦想照进现实 下一篇:天然橡胶 创新高后隐藏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