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3 08:46:41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普遍关注,相比之下,人们对体育等学科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较为淡薄。而实际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教师、整个教育体系都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

一、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须且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探索知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体育课的授课方式,都是教师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学生在学习之后加以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不会主动去探索体育的奥秘,禁锢了思维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转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

2. 促进体育教学的更好实施

守旧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不高,尤其是女生,大部分女同学在体育课的时候选择回到教室休息,或者在操场上成群的围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中,有助于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使一成不变的体育课堂变得五彩纷呈,具有吸引力,充满活力。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多年来的授课模式固定了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需要教师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转变方向。具体来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转变观念

首先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对传统体育授课方式的青睐,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对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2. 营造和谐的气氛

体育训练一般给人以比较强硬的感觉,因此会让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原来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课的和谐与温馨。例如,一般的体育课开始之前,教师会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跑步,很多学生为此觉得很乏味。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适当改变跑步的方式,例如,把学生按小组划分,然后依次站在起点,在百米外的终点分别放个篮球,让学生跑到终点取到篮球,然后边跑边拍球回到起点。这样的活动不但起到了锻炼的目的,还让学生充分体验了体育课的新鲜感,大大的提高了兴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课前活动,使学生更能感受到体育课的活跃、和谐的气氛。

3.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在过去的体育课中,对每一项新的体育项目的接触,都是由老师的讲述而展开,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述和示范,做出正确的姿势。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例如,在学习跨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先不要向学生讲述跨栏的正确方法,让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一定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过去,然后在跨栏前轻轻的迈过;有的学生扶着跨栏,怕跨栏倒下;而有些胆小的同学干脆钻过去……再如,讲述投篮姿势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样的投篮姿势比较舒服、怎样的姿势比较容易进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最后教师再阐述正确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下掌握知识,并且养成了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4. 鼓励创新

在体育课上,教师会给学生广播体操或其它的体育舞蹈。在期末考试或者期中考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创一套广播体操,自己选择音乐,并且编出适当的动作。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方式,不但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另外,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创造体育游戏,比如:分组比赛运球、仰卧起坐比赛,等等,只要是合理的,教师就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教师的肯定与支持下,学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鼓舞,积极创新,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体育课堂。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方法,积极地鼓励、启发学生,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体育教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对聋生进行应用题教学的实践探究 下一篇:让学生的创新思维飞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