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5 09:27:46

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与教育的竞争,而科技与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更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关键。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单调,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很容易受到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首先自己必须是创新型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更新教学模式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自己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这就为进一步收获教学成果打下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引来创造的源头活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得有灵性、有创意,使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可以说,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成果的好坏,决定着是否能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注重探索精神,激发创新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分别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条件和创新空间,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要掌握他们思想上的不同之处,照顾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教师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和前因后果进行详细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教古代寓言《南辕北辙》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表演舞台,重现故事情景,上台表演的学生带着盘缠、雇着车坚持朝着与指定目的地相反的方向前行,将那种不听人劝、执迷前行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未表演的同学见此情形,也会觉得有意思,并对此人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根据各自所学知识去领悟故事的寓意之所在,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考虑时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思考,积极探索各种问题,即使给出错误答案,教师也应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就可以体验整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锻炼创新思维。

三、创造创新情景,优化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想象,很多富有灵感的创造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感到精神愉悦,再辅以正确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诵,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寓意,也可以告诉学生寓意后让学生将故事改写成文章,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能较好地培养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也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加强互动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实现师生零距离互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白板”和“抢答系统”是近一阶段流行的两种互动式教学工具,它在时间、空间上不受限制,能清晰地为学生展现很多宏观、微观的图像,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是传统授课方法所不能给予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创造互动教学环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作出客观而正确的评价,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小议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