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智能化小区的发展

时间:2022-10-13 07:58:07

浅谈我国智能化小区的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产业与传统建筑产业的结合,智能化住宅被推上了市场的舞台。

关键词:智能住宅小区 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产业与传统建筑产业的结合,智能化住宅被推上了市场的舞台。

1、现代住宅小区的需求

智能住宅小区是将信息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运用于住宅小区,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各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应用,向住户提供先进的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期为居住者创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生活空间。一般应满足:

(1)安全性:应该是人与技术措施的的结合,具备多层次防范,包括边界防范、小区内电视监控和室内防盗报警系统。同时还应具备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防护措施,例如,火灾、风灾、地震等。

(2)节能、降耗及可持续发展性:小区环境建设应与周边环境共生,在合理使用并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小区的生态化环境。例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处理及再利用;设计采用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利用太阳能及风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室内空间的合理化分隔,厨卫设备布置紧凑,管线安排隐蔽,排除废气废油通畅,装饰材料也要考虑环保的因素。

(3)舒适性:住宅的平面空间尺度开阔,采光充分,视野好,通风、噪音达标,为业主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4)方便性:主要体现在交通和通信两个方面。小区与外部的交通连接,小区内部道路设计,区域标识及健身娱乐等方面要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给住户提供方便的出行和生活服务。通信方面,保证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持续性。

2、我国智能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有了迅猛的发展,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小区。与过去相比,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水平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从全局上来看,由于各地之间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同时居民的经济能力差异也比较大,多数居民小区开发仍处于科技含量水平低,不可能完全实现智能化。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一般住宅小区存在着很多问题,距离“智能化”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国产技术及产品落后

发展智能小区,配套的技术及产品必不可少,当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产品少

而又少随着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大规模高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品牌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为了避免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应大力推进智能住宅产品的国产化。

2.2 能源及材料消耗过多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的建筑过程对节能关注不够,造成极大的浪费,并造成很大的污染。今后,我国建筑科技的发展应向着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2.3 对“智能化小区”的认识误区

智能化小区不同于智能大厦,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车辆出入、楼宇对讲并不是智能化小区的全部内容。智能化小区不仅对建筑本身硬件设施有要求同时对软件如智能化服务(家庭和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也要有足够的认识。

2.4 智能化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不匹配

目前,小区智能化已形成了安全、园区、网络的基本格局,但与安全网络等硬件设施相比,物业管理及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人文建设相对滞后。

3、智能化小区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要保证智能化小区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建成后的可靠、有效运行,必须要有熟练掌握智能化技术理论与使用维护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起我国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而人才队伍的培养,关键在高校。

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应该密切跟踪信息产业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国内智能化小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智能化建筑首先要求设计者能够完成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智能化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各个子系统组成,在各个系统的实施及运行阶段,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而非简单的叠加,后续的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专又要全,而这一点,单纯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实现的。而目前大力提倡的工学结合模式,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只要合理安排,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工厂实践相结合,让在校生以实习的形式参与到实际的施工、生产过程中,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考虑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还可以考虑提供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培养技术人才,以及人才技术的引进,为我国的智能化小区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保杰.现在住宅的新趋势----智能化住宅小区[J].港工技术,2002.

[2]田爱国.现代智能化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5.

[3]石勇.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西安科技大学,2003.

[4]郭跃周,于汉学.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探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

上一篇:浅谈食品安全检测的运行机制 下一篇:使用CASS绘图软件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