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13 07:27:15

浅谈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

【摘要】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建筑企业就进一步狠抓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工作,并深入搞活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而达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高的目的,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和社会和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阐述了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升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为业主提供过硬的施工质量的同时,相应的也为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长久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1.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国家从推广项目经理负责制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是为了和建筑施工管理国际化接轨,近年来开始实行,项目经理与建造师对应挂钩,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这主要是为了使项目经理能够在技术方面、管理水平方面、自身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让更合格的人才到项目经理这个岗位上。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没有落实,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不具备条件的也无证上岗,这多是沿袭传统多年的管理习惯,有些人很有经验,却因年龄已大,无法考取资格证书,这虽无可厚非,但却滋生了很多所谓的挂靠虚假项目经理负责制现象,项目经理人证分离,只是在上级检查时到场装装样子,真正的管理却另有人在,这种现象在施工现场项目部中也很普遍。

1.2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对于节约成本非常重要

建筑材料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现在很多业主在发包工程时,有的专门将材料拿出,材料实行甲控甲供,即包工不包料,这样也能很好的控制成本,节约成本。市场调查完成之后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需求计划。根据计划明确初步的采购计划,确定大致的供应商选择范围,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还要专门编制现场平面图,明确未来材料的堆放地点,对于未来材料的管理和使用,还要选择有经验的材料员,做好相关材料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主体土建施工和装饰施工,与土建施工不同,装饰工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好形象就要有好材料,所以材料在装饰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装饰材料供应比较充足,但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产品也比较多,在材料方面必须着重注意以下主要的问题:

(1)在材料供应商选择方面。现在只要工地开工,材料供应商就会找上门来,很多人给你拿着不错的样品,但实际供应时却可能有很大悬殊,所以一定要选择好的有信誉的供应商,并且对其资质和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严格审查。

(2)材料采购。如果厂家提供的可选种类较多,首先应该按照设计要求明确哪种材料最能满足使用功能和美观程度,根据设计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采购时,将数量、品牌、规格、尺寸、产地、合格证、检验报告等一一核实,有些材料采购时为了保证工期,必须保证材料供应充足,所以这些材料采购应一次到位,如模板、焊药、部分工具等。

(3)材料存放。材料进场后,必须合理安排场地,分类堆放,可参考原设计施工平面图,也可根据现场实际占地情况科学安排场地,有些材料要求堆放场地必须硬化,如砂石等,有些材料不能露天放置,如白灰、水泥等。有些材料堆放有防火要求,必须远离火源。

(4)材料发放库存。材料应明确建立台帐登记制度,清验造册,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对正在使用的材料,也要进行追踪,避免有些应回收的材料丢失,造成浪费。对于库存的材料,材料员必须定期按时整理盘点,并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如易燃品、防潮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1.3加强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非常重要

施工现场安全方面主要包括防火、防电击、防坠落、防意外伤害事故等,现在项目部要求必须配备专门的安全员,作好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工作,有些常识已经变成普及安全知识的小册子,很便于发放,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平网应及时佩带,楼梯边、电梯井边、坑道边、建筑的周边做好防护,这些安全知识必须不断讲,天天讲,尤其是对刚入场的新来工人,多数是农民工,这方面知识比较薄弱,更应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

2.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

按照国家关于材料监管的有关规定,对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提取材料样品,到有资质的检验机构送检,以免材料厂家送检时,抽梁换柱,从中作弊,杜绝不合格材料的入场。

2.2通过科研手段,改善材料性能。

科研力量保证我们享用最新的成果,同样,通过科研手段,可以提高材料的功能和性能,使材料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通过科研产手段,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施工技术和工艺中,科研手段、科学方法将会成为克服质量通病的一剂良丹妙药。

2.3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

建筑在图纸设计阶段,也就是在设计师的手中阶段也非常重要,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有很多质量通病都和设计有关,究其原因和建筑设计师的水平责任心、经验都有关。因此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如一层框架结构砌体的强度不能轻易替代,不能用陶粒砌块代替承重砌块。卫生间、厨房和止常室内的高差也不能轻易取消,必须保证混凝土素浇带的高度。

(2)特殊部位节点详图。不应省略节点详图是保证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关键,质量通病大都会在小地方出现。如窗框节点处理不好会出现渗漏、冷桥或裂缝屋面细部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爬水、渗漏等,现在设计和个人经济挂钩,很多年轻设计师为了效率而将节点详图省略,让施工方自己查图集,这点尤不可取。

(3)把对构造方面的研究和设计作为重点。很多措施整改方案都在通病发生之后才出台,重要的是用这些方案在之前使用来预防。构造措施是预防质量通病的有力手段,有些质量通病通过构造措施能基本消除,设计人员和施工企业应紧密配合,将关键部位的构造设计到位,一旦出现质量通病及时反馈,共同研究措施,在今后的类似施工中普及,杜绝新的质量问题产生。

2.4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

建筑产品通过施工得以完成,质量好坏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通病之所以产生也是在这个阶段,为了防治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要求来操作,重点工序重点控制。

3. 结束语

把质量问题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尽快提高我们的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典.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4.

[2]魏琪.房地产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丛书[M].中国知识出版社,2011

上一篇:论深基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下一篇:市政道路承插式排水管道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