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组织工作西部领先\全国一流

时间:2022-10-13 07:14:18

重庆组织工作西部领先\全国一流

200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中组部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各级组织部门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特别是在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重庆市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形象、干部选拔任用、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四项指标得分大幅提升,全部进入全国第一档,综合排位跃升全国前列。以满意度大提升为标志,重庆组织工作提前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

回顾2009年,全市组织工作亮点众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

最近,大足县不少基层党员干部领到一本《基层科学发展三十六计》。各行各业评选出的36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事迹,被汇编成书,供党员干部学习参阅。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此举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感染力。这样的事例在重庆屡见不鲜。

2009年,全市把抓好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指导,圆满完成第一、二批活动,顺利推进第三批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5.1万个,化解难题12.9万件,建立完善规章制度4.2万项,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强劲动力。

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广泛深入

2009年12月24日,重庆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胡大牛在丰都县作的一场专题讲座,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胡大牛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精神。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精神,重庆市对203名市管党政“一把手”、1007名乡镇(街道)党委书记、900名组工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组织开展“百千万”宣讲活动,集中宣讲9818场,听众达284.2万人次,有力促进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健全“三公三意三匹配”的选人用人机制

2009年春天,36岁的城口县高燕乡新军村村民何德凯,在自家屋里接受了市民调中心调查员的访问。在此之前,何德凯从没想过自己反映“饮水难”的意见能被市里面的领导了解,更没想到还能给县委书记的执政效果打分。2009年3月,重庆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民意调查,调查结果纳入区县领导班子执政效果考核成绩,而考核成绩作为任免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2009年,重庆逐步建立健全了“三公三意三匹配”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了全程比选制度,新提拔和平级重用的272名市管干部全部实现多人比选,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公选干部263名、竞争上岗干部4500名;建立“三维一体”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四百两千”干部交流计划,择优选派81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区县党政副职,交流市管领导干部156人,市级部门与乡镇互派干部226人,市级机关轮岗交流1173人,政法干部交流轮岗1741人,引进紧缺干部67名。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继2008年聘用首批2021名大学生担任“村官”后,2009年7月9日,新选派的2700名大学生“村官”又奔赴基层。用五年时间选派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这就是重庆实施的“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此计划探索出“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干部培养链的“重庆模式”,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9年以来,重庆以书记队伍建设年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了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配备、培养、教育和监督。举办各类培训班6300个,培训各级干部64.5万人次;配合中组部圆满完成省部级后备干部考察调整;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220人。

“三进三同”创新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新路

最近,合川区双凤镇村民刘老三家的地里,镇机关干部一边帮着他忙农活,一起聊起过年的事儿。刘老三也兴致勃勃地与干部们说起了他家丰收后,未来怎样打算的问题。双凤镇镇长张桂峰说,党员干部到村民家,不仅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把从群众中了解到的问题建立电子档案,交由专人负责办理,定期通报办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2009年5月,在市委书记的倡导下,我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同”党性锻炼活动,组织10.1万名党员干部,结“穷亲”29.3万户,为群众送去致富项目8.9万个,解决实际困难29.1万件,直接受益群众430.7万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群众感情得到强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普遍推行

“问题不解决,就不能销号。”这是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干部王建军的承诺,也是2009年以来正在南大街街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的要求。2009年以来,永川区落实“三项制度”,以建群众意见“三级台账”、促意见办理“三级销号”、让办结情况“三级反馈”为主要内容,建立村(居)、乡镇(街道)、区“三级联动”机制,解决干部走访和群众反映的难题。

2009年,重庆市所有村、社区党组织建立和落实了“三项制度”,共接待群众327.3万人次,走访836万户,收集问题203万件、解决152.7万件,群众对办理事项满意率达到96.1%,找到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步伐加快

2009年3月17日,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与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大河村,联合成立海龙•大河农业联合党总支。海龙村不但帮助大河村建成村级服务中心,还从山东、河南引进了全国先进知名农作物“徐村芋头”、“五彩苕”到大河村种植。通过“村村联建”的组织模式,实现组织设置与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区域党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重庆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万盛区石林镇白花村村民最近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盼了多年的一条村级公路已部分实现了硬化。村民们说,这要感谢区委组织部。2009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和这个市级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不但选派了一名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还协助有关部门,为村里争取到修路资金20万元。

2009年,全市组织部门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组织“千名组工干部下基层”,1200多名组工干部进村入户,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2156名,深受基层欢迎,树立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担当时代重任 不负人民期望 下一篇:组织工作七大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