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键词句为钥匙,开启深刻理解之门

时间:2022-10-13 05:42:38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语文教学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第一学段并无此阅读要求。可见对三上学生而言,这无疑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新挑战。如何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语文老师必须找到一把打开深刻理解之门的钥匙,在一次次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强化阅读理解能力。

笔者认为,引领学生找到关键词句精读课文,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做了如下尝试。

一、抓文眼建理解磁场

1.什么是文眼?托尔斯泰说:“优秀的艺术构思,应该有这样一个点,所有光会集中到这一点上,或从这一点放射出去。”好课堂是一门艺术,应该找到文本最核心的点,从而辐射全篇理解。这个核心点应直指文章中心,是理清全文脉络也是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这就是文眼。

2.为什么抓文眼?在阅读教学中,若教师提炼到文眼,并抓住文眼打开教学思路,就好比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最佳路径,纵横连贯部全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理解的磁场,有利于引导学生突破课文重点与难点、学生的疑点,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3.怎么抓文眼?文眼,可以是一个中心词、一句中心句或段,它代表着文本的核心价值。例如,《金子》一课,题眼即文眼。金子含义深刻而丰富,全文最核心的价值是让学生理解彼得靠哪些如金子般的方法获得成功。因此,扣住此文眼,教学主线应设计为“创设情境,知金―抓关键词,寻金―拓展延伸,验金―总结学法,存金”,步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二、扣词句掘理解深度

围绕教学主线,教师应选择教学侧重点,在课文中寻找最核心的词句作为理解抓手,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蕴藏的含义,体会言语里流淌着的情感。《金子》一课中最核心的词是体现彼得勤劳肯干的“全部精力”、“埋头苦干”;反映他善于观察的“发现”,体现他肯于思考的“若有所悟”,抓住这些词理解彼得金光灿灿的方法,便寻得文本真金。

这些散落在文中的核心的词句如何让学生捕捉到,如何让学生寻到真金,理解真金的背后的含义,让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笔者思考并探索着:

1.寻词句,尊重个性感悟。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词不是教师眼里的关键,而是学生眼里的关键,应让学生潜心会文,寻找关键词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根据此意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大问题:默读2-7小节,边读边思考:彼得实现梦想,靠的是?摇 ?摇,并写下来,将书中证明你想法的词用“”圈出来,句子用“ ”画出来。

虽然网放得足够大,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要对全文进行信息定位与检索,有点难度,但这样做将学生自读自悟的权利最大化,让学生如鱼儿般在大江里驰骋得自由自在,即使迷失方向也不怕,老师守在身旁静静等待学生发出信号,为其指引航向。

2.品词句,促进深度理解。当学生锁定关键词语泛泛而谈时,教师即可在让学基础上进行导学,带着学生品词析句,把学生送到理解最近发展区。为深化学生的理解,笔者从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品词析句的能力:

(1)由词想象促理解

想象彼得的种花情景:是啊,一个“全部精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画面。

骄阳似火的夏天,花儿们被晒蔫了,彼得?摇?摇?摇?摇;

狂风暴雨中,为了保护花苗,彼得?摇?摇?摇?摇;

天刚刚亮,为了让花苗上不长虫子,彼得?摇?摇?摇?摇;

花儿绽开了美丽的花朵,得准备去市场卖啦,彼得?摇?摇?摇?摇。

学生通过想象彼得劳作时的画面,感受到他付出全部精力种花的勤劳与辛苦。

(2)比较词句促理解

1.点红“埋头苦干”,读读它所在句子,你好像看到他怎样埋头苦干的?指导朗读,读出彼得付出的努力。

2.出示“全部精力”所在句子,与彼得“埋头苦干”的句子进行比较:无论是彼得淘金还是种花,他都付出了辛苦劳动,表现出勤劳品质,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

3.看来,仅仅有勤劳是不够的,还得有怎样的方法?我们聚焦三、四小节读一读,找一找。

借助比较,便轻而易举地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套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从而向思维深处漫溯。

(3)表演语境促理解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彼得,你正站在土地旁边望着松软的土地上长出的绿茸茸的小草。我是一名路人,走到你身边对你说:“嗨,你在看什么呢?”

生:我在看土地上长出了一层小草。

师:有什么稀奇的?太寻常了吧!

生:不寻常,这土地上能长草说明土地肥沃。

师:那又怎样?

生:土地肥沃就可以种花。

师:种花有什么用?

生:种花就有人来买,买的人多了,用不着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师:呀!我怎么没想到,我真想夸夸他,你们替我夸。

生:聪明、爱动脑筋。

师:这动脑筋的过程就叫悟,为什么是若有所悟而不是恍然大悟呢?

通过设计彼得与路人的对话,把彼得悟的整个过程展开,并让学生感受到他善于思考无疑如闪光的金子。

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理解走向深入,并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超文本扩理解广度

文本的容量毕竟有限,如果教者注意到文本中哪些地方该让学生超越,就可使学生在超越中延伸阅读理解的广度。

三、拓展延伸,验金

1.不仅彼得获得了真金,还有一些成功人士也获得了真金。你知道哪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提炼真金。

2.教师补充名言:

成功=99%汗水+1%灵感――爱迪生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

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彼得所找到的真金,可从其他成功人士身上找到彼得同样的真金,也可找到不一样的真金,适时的超文本即是对文本价值的深化,也是对其作用力的补充。

当然,如何用好关键词句这把钥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年级阅读教学应该牢牢抓好这把钥匙,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读中得言,读中得意,读中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上一篇:论初中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下一篇:构建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