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语言,品味语言

时间:2022-10-13 04:58:52

理解语言,品味语言

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进课堂,新颖个性的教学理念和花样百出的教学方式冲击着传统课堂,我们欣喜的同时也茫然,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真正的语文课堂?常常看到这样的解读文本的方式:“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或者“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教师把研究重点聚焦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强化“人文感悟”,过度深挖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语文的感悟”,忽略语言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主要是文本的“意”;至于文本的“言”是否获得,完全听凭学生的悟性。这种“得意而忘言”、“得故事”而忘“语言”的粗犷式解读方式使原本丰实的文本变成干瘪的故事,空泛的意义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而那些承载语文学科本位意义的生动鲜活的语言被忽略、遗忘了。语文课堂成了故事课、常识课、科学课。

那么,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即“写”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面对现今课堂中出现的这一课程本位迷失现象,崔峦老师就指出:“要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一语道破天机,道出了现在语文课堂教学最显著的弊病。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使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语言的准确

语言品味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通过对语句进行“增,删,移,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揣摩,感知语言的精妙,领悟精彩文本在用词用语上的无可移易,领会作者匠心,从而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觉。

如教学《景阳冈》一文,读到武松三闪而躲过老虎的“扑、掀、剪”时,我提出质疑“这里为什么用‘闪’而不用‘躲’”?学生展开了讨论:

生:因为“闪”的动作快,“躲”比较慢。

师:这是从速度方面说,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

生:“闪”的行动勇敢,“躲”有点胆小的味道。

生:“闪”是主动避开老虎的凶猛攻势,消耗老虎的体力,是策略;“躲”是被动的,是无奈的行为。

……

正是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品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语言文字的内蕴,从而对武松的勇敢、机智和灵活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二、语言的精妙

文本中出现一些富有特点、简练、个性化的语言,用常规品味方式往往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味。若采用迂回突破的方法,则先颠覆语言,引发思考,再反哺语言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桥》一课,引导学生品味“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起来。像泼。像倒。”一句时,我提出疑问:这个句子有语病,“像泼。像倒。”两字成句,不符合完整句要求,应改标点为逗号,并把句子补充完整。学生都赞许地认为言之有理,兴致勃勃地修改起“病”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起来。雨像从天空中泼下来。雨像整桶水倒下来。”肯定学生把句子补充得很完整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看看改后表达效果是不是比较好。此时,有意引导学生把“像泼。像倒。”读得急促有力些。学生很快在比较中敏锐地感悟了“像泼。像倒。”简短语句产生的短促而有力的气势,较之“完整句”不仅表现出了雨的大,更突出了雨的力度。此乃作家匠心之笔,亵渎不得。这一颠覆,学生品出了语言形式之活、妙、美,品出了语言意蕴之精、深、广。

三、语言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品味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既能引领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蕴含的美,又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于永正老师说过:“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草船借箭》时,很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

师:想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书上这样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我想,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这就反映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好的。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得让大家感到雾真大。(生读此句)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二次读书)

师:这雾大吗?中雾!(生三次读书)

师:还不够大,你们听王老师读。(师范读)来像我这样读一读!(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他会感到害怕。

师:好,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一生读)

师:你不是鲁肃!谁能读得更害怕?(另一生读,很有感情。)

师:读得好!诸葛亮也看到了这场雾,又是怎样的心情?(生读,读出了“高兴”。)

师:读得好!这场大雾我诸葛亮都盼了三天了!来,一起读一读。

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气诵读关键句,让学生在换位体验的潜心品读中对文本内涵及人物品质更了然于心。品味中朗读,朗读中品味――品出了词句中的情感色彩,品出了鲜活的语言。

四、语言的内蕴

文本中的语言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蕴,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语言背后丰富的内蕴。面对语言,学生往往能通过想象,把语言描绘的景物、事物,与自己相关的经验世界中的事物和思考联系起来。这样,使语言与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接上了轨,从课堂延伸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因此,想象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已经不再是干瘪的语言,而是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

师:谁能把你们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而这个词最能概括三句话。

生:我觉得是坎坷。

师: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跟我们已经比较遥远了,是的,我们要走进阿炳的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我们能发挥想象力,让自己的感情跟阿炳一样,我们照样能走进七十年之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好,大家看,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来,停下手中的笔。是的,阿炳有很多心酸往事,我们不可能亲身体验阿炳曾经有过的坎坷,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富有同情的心,借着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阿炳那一段生活。

生:阿炳顶着大风雪来到街道的一个小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但是,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听他,甚至有一个人说阿炳是傻子,但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不可能体会阿炳内心苦闷。

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踩着积雪去卖艺,这时的阿炳是多么可怜,又是多么孤单,但是阿炳没有屈服,不停地向前走去。

生:下雪了,孩子们都在屋外玩雪娃娃,阿炳却在他的茅屋里冻得直哆嗦,因为他的被子已经破旧不堪了。

生:阿炳住在破旧不堪的茅屋中,他已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四周静得可怕,唯有轰隆隆的打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还有猛烈的台风吹着他那破旧的衣裳,他又饥又渴,因为雨水浸过,打湿了茅草屋地板,传来了阵阵打喷嚏的声音,这就叫坎坷。

……

在这一还原词语意象的想象中,本来静止、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词语强烈、深刻、丰富的内涵,使学生进入“坎坷”的意象世界,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时代背景的认识,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本语言之外的异客,而是深深嵌入心灵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习言语,要让词语深入儿童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当然,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文形式――语言,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品味语言的过程并不是对语言的超越或反叛,恰恰相反,语言的品味为的是更好地解读文本,深化对文本内容的体悟。因此,教师必须站在语言学习高度,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并以语言形式为载体,引领学生会文、品读、得意,感受语言之形美,品味语言之意蕴,体现语文教学特色,让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上一篇:对中国高校法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