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书的雅俗共赏

时间:2022-10-13 04:41:02

经济类书的雅俗共赏

出版畅销书,大概总是面临着和拍电影一样的两难:商业性和艺术性常常难以统一。要内容独到、有观点有特点,难免就要牺牲一批更大众的读者,尤其是对以出版大众畅销书为宗旨的出版社来说,这种矛盾更是时时存在。

做经济类的书也有好几年了,根据个人经验,这类书通常是两种风格,一种是比较大众的,通俗的经济读物,一种就是更专业和学术的,面对更高端,有专业背景的读者。偏偏每次出书都为一个问题为难:太大众太通俗的,同类书已经够多,完全没必要重复出版浪费资源,还不环保;高端些学术些的,通常又曲高和寡,在一个小圈子里卖上几个月,之后就难逃销声匿迹的命运,对于我等以效益和利润为指标的公司,明显缺乏技术含量。如果是其他内容的图书,比如文学社科之类,这两点的统一相对还可简单点,不乏既有个性又广受欢迎的图书,但是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突出的是指导性实用性,创新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每次都为既要叫好又要叫座绞尽脑汁,力求销量可观和内容独到的和谐统一。《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就是一个努力的见证。

这本书的作者刘军洛,是一个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革命烈士刘伯坚的孙子,早年家境也颇丰裕,过了一段悠游的日子,却在90年代初的股市投资失利中急转直下,自此发愤研究经济,颇有个人心得。和一般的作者不同,他既有残酷的投资实战经验,又有经济研究的爱好,并且和夫人收养了上千只流浪猫,炒期货的盈利皆作为养猫之用,和一般人憧憬的享受生活大相径庭。这样一个有个性的作者,其文字和思路必然也和普通作品有很大区别。

初次看到他的文字是在网络上,那时他断断续续发表了一些文章,观点独到,感情充沛,显然是有内容和实力的作者。和一般的经济学家比起来,他的视角并不止于中国,更不止于经济,是结合了全球化的视野和整体文化的考察,来阐述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并且很有见地。单这一点,就远远超出不少同类作者了。但是,因为高度够高,刘军洛对经济的观察层次就比一般读者超出很多,不少他认为是常识的问题,在文章中都不会多加说明,思维和逻辑比较跳跃,是他写作的最大特点。之前出版他的第一本书《被绑架的中国经济》,大部分读者都只能参考他的结论,而对推导过程不甚理解。为了让更多非专业的读者理解刘先生的观点,让相对高深的理论通俗一些,这次出版第二本书,我就在这方面下功夫和作者打磨了一番。

刘先生的原稿言简意赅,理论性比较强,读起来有枯燥之嫌。为了让内容便于理解,我建议刘先生补充论据来说明观点,尤其重在推导过程的逻辑。这对刘先生来说有点勉为其难:“本来以为很多东西不用再多花时间解释了,现在只有多找些材料补充进去,看看能不能把观点阐述得更清楚。”于是,第二稿在刘先生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中诞生了。看了之后,我却有点傻眼:论据倒是有了,但是比例又太大,有时连续几页都是数据,这样读下来,岂不是会把读者看得头晕?只好重新修改,精简掉一部分过于罗嗦的数据。第三稿改完,整本书在说理方面,比之前进步了不少,但是作为畅销书,要吸引更多读者,便于他们的阅读理解,只有逻辑和结论是不是就足够了呢?由于思维跳跃,刘先生的书稿还是常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有时章节开头过于突兀,有时观点埋没在论据中间不够突出,于是接着三改四改五改……一本十几万字的书,整整改了三个月,最后刘先生给我的电子文档索性以“改了一万遍”命名,好在他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并没有太多抱怨修改过程的反复,而是不厌其烦地满足我的修改要求。最后的书稿水准比之前的确提高了太多,除了突出观点便于读者掌握之外,在阐述观点时也适当加了一些比喻,显得更加生动。

刘先生的书在出版之前,关注他的大多是关心经济形势的网民,而出版之后,读者反响热烈,不少读者发现了这本书较之上一本的进步,而刘先生的一些观点,在网上获得了更广泛的共鸣。更多之前不熟悉刘先生的大众读者开始关注他的观点了,我想这是出版刘先生的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把一些相对高端、专业些的作者和观点介绍给更大众的读者,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并非老生常谈的声音,不就是畅销书最希望实现的社会功能吗?作为编辑,在维持图书的独特性的同时,追求雅俗共赏的目标,是我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数字出版的未来水世界 下一篇:“药片文化”还是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