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13 02:55:43

学习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分析

【摘 要】本文以一次全县质量抽考为契机,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有部分教师、学生相同的A校和B校英语考试平均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导致这个差距的原因是A校在主观上满足了学生、教师、家长的期望,三方一起努力地营造了合适的学习环境的结果。

【关键词】学习环境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66-02

一 引言

2010年,进贤县进行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八年级教学质量大抽查。这次抽查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的。虽然在这次质量抽查中张公镇中心学校(记为B校)综合排名靠前,但是与综合排名第一的学校(记为A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笔者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A校的很多教师都曾经在B校任教过,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曾在B校就读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B两校学生的这种差别呢?

二 文献回顾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们正在对外部世界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对很多事物希望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对世界又了解不多,因此,容易受外部影响。

可是,对于学习环境的内涵,教育界目前尚未取得一致。钟志贤(2011)认为:“所谓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促进学习者发展说明了学习环境创设的价值指向或宗旨所在。”显然,这种理念更强调正面的学习环境。简婕和解月光(2011)认为,“学习环境的本质是要对学习活动提供保障”,这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笔者认为,学生是在感知知识,提出假想,验证假想,调整假想,再感知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满足学生目前需要的学习环境才能有促进学习的作用。故而,学习环境是指给学习者提供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外部条件。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的特征之一是批判性和发散性。

1.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

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例如,当讲到计划生育的内容时,可以问:“假如人类无节制地繁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在讲到环境保护时,可以问:“环境污染任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对有关学习环境的文献主题进行了搜索,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如何设计学习环境的,其余是学习环境的理论阐述或学习环境对学习影响的实证性研究。钟志贤(2011)专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形成以下观点:一是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学的历史源流,在学习理论上存在建构主义的倾向;二是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如问题求解能力、迁移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三是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或体验各种学习“活动”,秉承“做中学”的理念,重视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重视导向结果的认知活动过程;四是重视交流、协作、共享和反思,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五是强调各种制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饶振辉(2006)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习环境对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对六类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四类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高于县普通中学的学生,而普通中学的学生仅在记忆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高于省重点中学的学生。

三 研究方法

1.参与人员

教育局要求每个学校抽取总人数的10%参加测试,学生由每个学校自行确定。被试者学了4年英语,初中入学时的英语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校主要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执教英语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B校或其他农村学校。

2.研究方式

第一,测试。这次测试是由教育体育局组织人员单独命题;试卷由听力、笔试组成,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次测试结果和其他的期中、期末考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和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一致的,能够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

第二,访谈。访谈包括以下问题:

你认为所在的班级怎么样?(了解班级气氛和学习氛围)

如果让你去A/B校读书,你愿意吗?说说理由。(旨在了解学生在A/B校就读的想法和他们对A/B校的情感)

你在A校读书,感到和在以前的学校有什么不同?(了解在A校和B校读书的主观感受)

现在你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吗?你父母比较关心你的学习吗?能不能举个例子?(主要了解家庭对学习的关注情况。)

你认为在A校任教和在B校任教有什么不同?(了解教师是否因学校不同而在教学上有所差别。)

四 结果与讨论

1.结果分析

采用Excel 2003,按照刘闽碧(2002)的方法,对B校和A校进行了方差显著性分析,结果如下:

B校平参与考试的学生人数为33人,平均分为69分,学生之间分数相差较大;A校参与考试的人数为171人,平均分为94,学生之间分数起伏相对较小;单位检验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平均分的差异采用了“双样本异方差假设”的检验,双尾检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两个学校的英语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探讨原因

问题1:你觉得所在的班级怎么样?

A校的赵同学:我们班级的班风很好,大多数同学学习都很自觉;下课后几乎不打闹,同学关系也很融洽。上课时,同学们基本保持安静,尤其是语数外这三门课程。A校的陈同学:我们班很多同学来自农村,花了很大代价才能来这个学校,所以我们都比较认真,如果不比在乡镇读书的小学同学好点的话会遭人笑话的;大多时候不需要老师多说什么,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如果有问题,同学不知道,我们就会去问老师,老师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办公室。

上一篇:隐性课程的宏观和微观意义 下一篇: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创设的误区与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