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的宏观和微观意义

时间:2022-10-08 08:05:14

隐性课程的宏观和微观意义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形成和社会化过程直接受隐性课程的影响。明确隐性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及产生的社会意义,对于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公民至关重要。

【关键词】隐性课程 社会化 个性形成 宏观 微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60-02

教育部在2011年12月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 年秋季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充分体现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成就的渗透教育,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既立足中国国情又体现了国际视野,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并始终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伴随课程改革的课程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完美地结合了学生认知发展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两个方面。我国课程设置中相对完善的显性课程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保障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修订后的最新课程标准,其突出的特点正是保证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同步发展。因此,教师的关注点再一次转向完整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探讨隐性课程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产生的影响,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隐性课程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十分重要。通过隐性课程的渗透教育,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并完善人格结构,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公民。

一 隐性课程概述

1.课程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里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包括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J. S. 法兰特在《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一书中将学校课程定义为“一切在学校里所教的,包括时间表上的课程和儿童生活实践中受到的各个方面影响”。课程不只是出现在学校课程表上的学科总和,也包括那些在学校里开展的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活动。课程不仅包括课内知识和技能等学业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其他课外活动。从课程开发主体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按照课程内容侧重不同可分为核心课程和课程;以课程的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根据课程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隐性课程的来源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熟悉学校那些正式的、国家规定的、预设的、列在课程表里的常规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课知识和技能,提供可触摸的设备和资源的支持,以及精心计划和设计的各种学科和系统完整的教材。除了这些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还有诸多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包括所有那些校内物质和精神环境中学生可经历到的、非预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等。学生在有意或无意地得到培养和训练并在未来的现实社会里发展为不同个性、独立人格的公民。

很久以来,在课程理论上难以给这些不确定、不明朗但确实存在的课程下定义,直到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卫斯理?杰克逊在纽约教师学院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隐性课程”一词。通过观察和分析,杰克逊认为,“群体、赞扬和影响力在班级生活中汇聚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集合形成了一种隐性课程,每个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学习来获得满意的未来,都会从隐性课程中受益”。他还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规章、制度和日常事务交织的网络,对学生社会化过程具有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隐性课程直接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产生的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国《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的解释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3.隐性课程的特征

准确地理解隐性课程有助于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隐性课程的起源和文献研究来看,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存在于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文化环境在预期性的、系统完整的课程计划之外可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及人生态度。因此,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分散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只要教育存在,隐性课程的影响就普遍存在,即使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出乎教育者的期望和预测,隐性课程可能被不同的学生注释或理解为不同的意思。第二,隐性课程的作用具有延续性。许多隐性课程都是通过潜意识层面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并且长久地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第三,隐性课程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教育者应努力优化学校文化的软环境,加强隐性课程的积极正面影响,减弱其消极负面的影响。隐性课程的内容可以是学术方面的知识、观点、态度和科学探索的途径,也可以是非学术方面的交流方式、态度及行为准则等。

二 隐性课程的宏观意义

1.隐性课程对学生社会化的作用

19世纪的学校环境处于被教师和管理者们严格监督和管理之中,学生在学业和行为方面必须完全服从学校权威的要求,并努力在价值观、纪律、礼貌行为、忍耐性和尊重权威等方面达到预期值。从19世纪至20世纪,在进步主义教育家的影响下,教师们开始把学校当做推动学生社会化的机构。尽管隐性课程这一术语并不为人所知,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所要求的态度的确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隐性课程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除了精心组织的学业课程,学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网,还完成了使学生社会化,与社会要求协调一致的引导训练过程。

“隐性课程”一词被杰克逊提出之后,B?布卢姆在他的《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便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学校工作框架、校园文化、互动社交关系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极大地推动着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在学校所形成的社会性将与他们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同等重要。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学习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