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放疗后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

时间:2022-10-13 01:34:21

浅谈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放疗后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放疗后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1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采取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与本组干预前评分比较以及两组患者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理护理;恶性淋巴瘤;不良情绪;干预效果

恶性淋巴瘤是血液科常见的一种源于淋巴组织或者组织细胞的恶性疾病[1],放、化疗联合药物治疗及干细胞移植等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期间药物副作用大,对患者身心产生较大影响,大多数患者均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不遵医嘱甚至中断治疗的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10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放疗后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男42例,女59例;年龄35~62岁,平均(43.6±2.1)岁;霍奇金淋巴瘤3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5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根据护理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化学药物治疗,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放疗后的护理干预,即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一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并给予基本的心理支持;对发生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等。观察组在采取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告知疾病的相关信息,帮患者树立信心。向患者介绍有关恶性淋巴瘤的发病原因、症状、疗程、治疗的措施、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等相关信息,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树立信心,以正面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及时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可以对患者家属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教学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出院后的恢复。③对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解释。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时及时给予安慰,消除其恐惧的心理。当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疑惑,想放弃治疗时应及时向患者解释效果不佳的原因,告知其还有其他化疗方案可供选择,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的情绪,树立继续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e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进行评分。SDS评分以50分为界线,SAS评分以53分为界线,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干预前后的SDS及SAS评分。

1.4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采用均数比较的t检验,资料为非正态时采用秩和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与本组干预前评分比较以及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理干预是一种将护理方式结合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用以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态度接受治疗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加之在化疗、放疗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对患者身心受到严重影响的不良反应。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等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信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2];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对不良反应做出及时解释以及引导其正确宣泄不良情绪等干预措施使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患者,巩固了治疗效果。本组资料中,对照组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但仍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而观察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到明显缓解[3]。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与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参考文献:

[1]江小好,蒋静婷,刘立梅.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01):161-162.

[2]周金凤,张丽.淋巴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 903-905.

[3]陈坚.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J].中国治疗,2011,16:198-199.

上一篇: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 下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对84例骨科患者临床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