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时间:2022-10-13 01:09:16

浅谈如何进行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内容摘要: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到数学课程中来,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更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兴趣、化静为动、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使参与面广;化静为动,使知识内容直观形象;联系生活,使学生体验知识从生活中来用于生活;曾大课堂容量。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融合到课程中,要真正做到其实不易。下面就我在数学学科在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到知识从身边来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自己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对新知进行选择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新课标》也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学习内容以视频、动画等形式的界面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有效学习。

在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申奥成功的视频录像,很快将学生被带入那举国同庆的激动情绪中,再提问:你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吗?同时出示钟面让学生认时间。这样导入开展学习,就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开了个好头。

二年级下册《买洗衣机》的教学中,开课伊始我先播放了三张从网上下载的老奶奶洗衣服的照片,尤其特部,布满皱纹的粗糙的双手一下子让学生想到要为老奶奶买一台洗衣机,由此引入到计算教学中,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二)化静为动,使知识内容形象直观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数学知识通过动态演示,形象的展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见其形、入其境,思考知识的内在规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一分能干什么》,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课堂上我又进一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让学生边看边听Flash钟面上秒针与分针的走动,由同时开始到同时结束的过程,最终自己得到1分=60秒的结论。我还设计了让学生听一分钟优美的音乐,并在一分钟里看西安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比比谁记住的多,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一分的长短并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做很多事情。整节课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

我在三年级周长单元的教学中充分感受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帮助。在《什么是周长》一课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从秋天引入,让学生描画树叶的边线,再用实物投影、展台展示比较学生描画的结果,直观清晰的让学生认识“周长”的概念。在习题的演练过程中又利用多媒体超大容量的优势,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有含金量、学得扎实。《花边有多长》这节课是长方形周长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个长加两个宽,我借助多媒体的强大功能,通过画实线、虚线、平移、旋转等操作,对比了一个长方形的边与其中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边的相同之处,演示了长方形周长公式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另外,在一些习题的讲解和处理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我在对比两个图形的周长时如(1)题;或是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的周长长时如(2)题。就利用动画演示平移法,使学生亲眼看到两个图形的周长长在哪里,短在哪里。尤其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媒体的演示化静为动,易于理解,能帮助他们发展思维。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生动有趣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策略,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达到,具体如下:

1.课始激趣。《月球旅行》是一节活动实践课,我在上这节课时先通过谈话“谁都愿意去旅游?有一个好的地方――月球,想不想去?”来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2.课中展趣。上课时我设计了模拟月球旅行的活动,其中景点三是科幻城,学生必须先解决“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才能进入。我对学生说:“问题解决后我会请你们看一组图片,展示的都是当今最先进、最有趣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速度也快。当他们看到这些新奇的图片时对后面的学习更期待。

3.课尾留趣。在课尾,学生已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完所有问题,我设计了返回地球的环节,学生看着视频画面,然后说说自己坐在返回舱,心里会想什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对本课展开无尽的思索。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又难懂,因此在教学中怎样让课本知识具体起来,容易理解,学得轻松就成为上好数学课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就可达到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更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所以,我们还有进一步探索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海洋的浩瀚,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上一篇:农村大班段幼儿幼小衔接中的“三学会” 下一篇:支架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