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13 11:49:31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从而给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地位、教学方式方法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而且能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新颖生动;锻炼;创造思维;生动;直观;表现力;创造思维

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在加紧教育信息化建设,学前教育已经进入高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能够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而且能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下面就谈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各个领域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 信息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方便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艺术感受和创新思维的整合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反复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和过程,有效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而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色彩鲜明、再现真实、视听生动、画面丰富、动感性强、活泼直观等特点非常符合幼儿艺术学习的需要。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

如在歌曲《春天》中,歌词大意是这样的: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为了让孩子们顺利地理解和记忆歌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相应的事物相对应,花儿是正在开放的会动的花,杨柳树枝正在左右摇摆,蝴蝶在翩翩起舞,蜜蜂在边飞边嗡嗡叫,小白兔从这边跳向那边。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中,在制作精巧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下,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能很好地体验歌曲的美,并用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

多媒体所特有的仿真性激活了教学气氛,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自由和完整地表达了对事物的认识,使其思维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2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的特点,即运用有趣的图形、悦耳的声音、生动的画面等形式将教育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和易于理解,这与幼儿的认知需要非常吻合。对幼儿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前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激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再学习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传统课堂上仅仅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兴趣,显然是很不够的,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活动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更易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巧妙地引出新的活动。如在《祖国是个大花园》这个活动的引入,我先让幼儿观看科学启蒙VCD,让幼儿了解祖国是个大花园,有着繁多的花草树木,了解主要大城市的花,从而深刻认识到“爱环境,爱家园”的重要性。

3 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幼儿很小就形成比较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很多教育者都考虑让孩子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而在幼儿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幼儿的求知问题,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学,让不可触摸的形象具体化、生动化、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不仅营造了一种更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的思想渠道更加顺畅,而且优化了教学结构。例如:儿歌《美丽的大海》,为了让幼儿领略“大海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好奇、神往之情,也便于熟悉、记忆儿歌,一开始便向他们展示了美丽的大海。于是,那蓝蓝的海水,海鸥在飞,海浪在沙滩上“跑”,小飞鱼飞的高高的,鲸鱼在喷水,星星鱼在一闪闪,海葵花正在开放……再加上好听的音乐,悦耳的朗诵,这一切俨然把孩子们带入了那美丽无比的大海之中。置身于如此优美的意境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学习儿歌的兴趣怎能不浓呢?

4 信息技术在社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是幼儿对教材内容中难以理解之处,也属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意如何引导幼儿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启发幼儿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疑难问题。例如:在教育活动《节约用水》一课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对生命的意义这一难点部分,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课件:在一幅美丽背景的衬托下,一滴晶莹的水珠宝宝在跳动。它一会儿跳到枯萎的花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花儿马上开了;它一会儿跳到干枯的树枝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树枝上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立刻又变得生机勃勃;它跳到小猫身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小猫立刻活蹦乱跳,喵喵直叫;它跳到躺着的小朋友身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小朋友很快就健健康康地站起来。由这个课件的形象内容中,孩子们就很自然的明白了,一滴水虽小,但它能使枯竭的生命有活力,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我们必须节约每一滴水,这样大家才能生机勃勃。

5 信息技术在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多媒体技术,我们运用DVD光碟、FLASH动画等手段,创编或选用了许多孩子乐于接受、乐于参与、乐于坚持的儿童律动操,让孩子在喜欢的动画人物、动画音乐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强健身体,更养成每天做运动的好习惯。运用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协同多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可以唤起幼儿对经验的回忆,再现所经历的过程,特别是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促使健康态度的形成。

有了对健康所持的正确态度,就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一定的过程。幼儿的特点是好模仿。当看到录像中自己班级的小朋友在吃饭时不挑食、荤素搭配;冬天里不怕冷,勇敢地锻炼身体;在体育活动中动作正确、情绪积极投入,于是他们各自也怀着“我也可以这样做”的愿望,向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从改变群体行为习惯入手,加速了健康行为的形成。我们注重投影、录音等媒体的有机结合,使幼儿的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有的情境中,体验情感,共同讨论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如在“心情愉快身体好”的活动中先播放录音渲染气氛,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情不自禁地与同伴翩翩起舞,使他们心情愉悦,情绪高昂;接着又借助几幅投影片:小朋友在室外共同游戏、愉快地玩耍、与弟弟妹妹友爱相处以及心情愉快地学本领。这些生动的画面让幼儿联想到自己平时心情愉快以及不愉快的体验,调动其积极的情感,使他们知道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吃得香、睡得香,身体长得好,本领学得快,幼儿的积极参与,为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了催化剂。

6 信息技术在游戏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规则在合作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据。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在平时的游戏中,发现有的孩子不理解规则,有的知道游戏规则却喜欢耍小聪明,不遵守规则。于是,我们在游戏活动中拍摄一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在游戏评价时,我们采用回放录像的形式,将游戏中的一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直接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来讨论、分析,从而让幼儿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正确。利用手机或录像机,把幼儿整理游戏材料的现场拍摄下来,再通过背投电视机组织幼儿观看,对照录像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对的地方,这样幼儿直观地理解了游戏材料如何归类摆放的游戏规则,从而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教育的优势,结合两者发挥最大的效果,推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上一篇:浅谈幼儿自制玩具的意义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