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气象服务平台技术研究及设计思路

时间:2022-10-13 10:28:12

吉林省气象服务平台技术研究及设计思路

摘 要:系统本着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原则,不仅满足系统的设备监控与管理、数据传输与解析、流程定制与管理、信息与评分、查询统计等功能需求,更能紧扣气象现代综合业务一体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到气象业务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使业务系统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并有先进的技术扩展能力,能够满足未来发展要求。

关键词:气象服务平台;系统架构;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42

引言

气象服务平台业务系统的建设,要按照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和“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总体要求,实现具有监控功能的流程化管理、监测预报分析更快速、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简单高效、自动化能力更加稳定。收集整理省市县3级气象数据资源;完整气象服务信息机制,积极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开展全过程、个性化、适应多种新媒体的气象服务,提高信息覆盖范围,扩大气象服务区域,发掘气象服务价值,调整服务分工和布局;强化组织管理和技术开发,使其达到服务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现代气象服务的能力[1]。

1 气象服务平台的技术设计思路

平台设计开发伊始便充分考虑整体系统的灵活要求。在业务流程监管方面,需求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流程,个性化定制产品流程,并能实时检查流程,进行必要的提醒;在数据分析方面,用户可以自定义统计查询,系统按照用户的定义的结果,可以自动生成统计图片、表格、文字等。系统设计重点强调安全性,然后突出数据资源的共通共享,且不能忽视数据信息的保护、监控和隔离。根据系统的数据传输,制订统一加密解密过程以及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合法性;系统数据把省市县需求单位区分成不相同的级别,将应用数据信息的需求单位划区成不同类型,达成不同类型需求单位对不同级别数据访问的权限策略;对于用户登录以及其他一些业务操作,能够实时记录日志,使得操作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制定设计方案时要采取目前先进的技术,系统各部分具有故障判别与还原和容错能力,在安全系统建设、繁杂环节解决办法和平台转换等各方面考虑要周全,有实际操作性,完成后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高,进而把其他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2 气象服务平台总体流程结构

通过整合气象局相关的资源,将原先分散的气象信息服务、气候应用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等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并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为牵引,开展更有针对性、更精细化和更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努力实现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和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

2.1 ArcGIS Server系统设计架构

ArcGIS Server系统架构是在Web的企业级基础上实现的GIS解决方案,它为建立和监管以服务器为基础的GIS应用提供了一套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框架,支持.NET和Java编程语言,包含一个Web应用开发框架(ADF)和一个GIS Server。该框架是分布式系统,由分散在其他设备上的多个角色协同开展任务,ArcGIS搭建的WebGIS解决方案支持多种类型的客户端,包括ArcGIS Desktop 、ArcGIS Engine Application、Web Browser等。

2.2 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功能

气象服务模块负责对公共气象产品的制作、常用模板的管理,新模板的定义以及当前产品和历史产品的制作查询。帮助用户方便快捷的实现公共气象产品的制作、及查询操作。产品制作前需要先建立对应产品的产品模板(详细功能见模板管理模块说明),模板建立好后,开始公共气象产品制作,制作包括对模板内容进行编辑、修改、保存、入库、途径选择等功能。其中入库分为入本地产品库和入省级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对入库目标及目标用户可以在模板配制及支撑系统设置中进行添加修改。制作人员在制作产品时除可制作当天的气象产品外还可以制作第2天及第3天的预报产品,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置。整个制作过程流程化,通过定时制作提醒,系统到时自动向用户发出声音及短信的制作提醒,如果该模板到了定时制作的时间,但该时间内气象产品库内数据没有更新、则会提示用户是否等待该产品更新后再制作或从其它数据源导入,该提示也可在模板管理中设为默认,即产品库更新后再提醒制作人员制作气象服务产品。

2.3 决策气象服务子系统

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是为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决策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帮助领导和专家进行决策的工具,在大数据量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进行智能分析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灾情特点与专家知识相结合,建立的干旱、洪涝、火灾等多种危险源的危害评估模型和人员疏散、保障调度、医疗救助的方案模型,提供直观形象的分析手段,通过基础气象信息系统、灾害预警系统和各类专业系统的数据集成提供完整的一体化数据源管理,为领导进行决策保障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系统汇集了各类气象实时探测、预报及服务信息,具有信息丰富、更新迅速、针对性强等特点。决策数据分析引擎完成常用的数据分析功能,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和函数,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来构建自己的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实现交互式完成,也可以批量进行。

2.4 应急气象服务子系统

气象应急服务系统为气象局与各政府单位应急处理机构提供通信网络支持和信息传输保障,把各单位的通信网络系统进一步集成,并把多种应急服务数据在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当中进行有效处理。信息上报、咨询电话和灾害预警信息在气象服务信息处理平台进行。遇突发灾害天气时,应急服务平台可实现为各部门统一指挥、协调多种信息处理的功能。应急服务体系实现在协调通信网络和综合数据信息的条件下,统一指导相关单位有序开展应急响应工作。气象服务系统是基于应急指挥平台并结合了气象应急特点进行开发,系统由预报预警业务与通信网络组成。信息平台由相关标准规范、数据资源、通信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等构成。

3 结语

建立高效的气象服务平台,是支持吉林省“一带一路”重要举措,该平台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提升各行业防灾减灾的建设水平。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符合当前对公共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要求,是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规划的具体措施。气象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建立起稳定、高效、权威气象服务信息流程,具有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准确、及时地传播气象服务信息能力,为提升吉林省防灾减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玲,朱定真.我国气象服务理论研究综述[J].气象与灾害研究,2015,38(2).

上一篇: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分析 下一篇:浅析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