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多媒体影视制作》课程教法探讨

时间:2022-10-13 09:57:33

中职学校《多媒体影视制作》课程教法探讨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校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中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方向及定位。

关键字:影视制作;定位;任务驱动;项目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产业的不断壮大,视频后期制作技术人才也逐渐变成了数字产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方面的需求量更大,影视制作课程也逐渐成为了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笔者从事视频编辑相关的课程教育多年,对中职学校的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有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中职学校影视制作课程的教法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课程培的目标与方向。我们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如何定位?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培养目标将决定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定,很多学校在设置影视制作课程时,定位成培养能够进行特效视频的人才。其实,影视制作它包含的东西很多。通常都包含有拍摄、初剪、精剪、配音合成、字幕及特效包装等。我们在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必须对其相应的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对我们中职学生来讲,整个制作的环节就只有剪辑和特效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学生的定位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学生定位于影视制作流程的那个位置呢?创意?剪辑?还是特效合成?中职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的涉猎的宽度,成为学生向高处发展的掣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学生就业进行定位就非常关键。

本人曾就这个问题向不少影视制作公司了解过,影视公司对“蓝领”有更大的需求,即后期剪辑合成,就是我们所说的“栏目后期编辑”,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特效视频制作。我们这门课程培养的就业定位是什么?就是这些影视岗位中的蓝领工人。他们掌握的技术,是我们学生应该学到的内容。笔者了解,我区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是以片头片尾或者是宣传片的特效制作方法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这些可以通过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实训规划及指南中看得出来。其实对影视后期制作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许多电视影视单位,节目的片头等特效制作需求并不是那么多,就像我们看新闻节目那样,片头特效视频的更换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对内容的编辑合成等。而特效的制作更多的应用在一些独立的影视公司里为客户产品做广告特效视频。

影视内容剪辑合成和广告特效包装才是我们中职学生的方向,而且应该以内容剪辑为学习的主要方向,广告特效包装为辅。但在现在的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却是以特效包装制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究其原因不外有二:

1、特效的制作容易出效果,学生学起来更感兴趣,教学更为轻松。

2、剪辑合成类的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准备,而且对各种内容的组合要求更高,项目的内容含量更大,对教师的本身的综合水平要求更高。

其次是教学软件的选取。现在市面上的常见的视频编辑软件有After Effects、Combustion 、DFsion、绘声绘影等。但从普及程度上来看,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影视课程都选取了after effects或者premiere,当然,也有个别学校选取了绘声绘影,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实用性来讲,绘声绘影在内置的特效和编辑合成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平衡,也比较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但作为中职生来讲,毕业后,他们面对的是残酷的就业竞争,每一个公司对我们中职生的要求就是:即来即用。而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哪一家从事影视制作的公司及单位是用绘声绘影来进行后期制作编辑的。选择了“错误”的软件,会让让我们学生在工作中非常被动。

中职学生的培养方向,有视频特效包装和非线编剪辑合成两个方向,After Effects擅长特效,premiere擅长非线编剪辑合成。对After Effects稍为熟悉的人都可以知道,After Effects中剪辑合成的功能一点也不比premiere差,只不过After Effects的特效功能太过强大,而且外置的特效插件功能更是非常的丰富,就像PS中滤镜插件的功能一样,这样反而让大家忘记了它的剪辑合成功能;再者,After Effects的主界面和PS的非常的相似,可以说是PS的“动”的版本[1],甚至在某些功能上,对单帧图片的处理比PS更高出一筹,如其内置的插件keylight的抠像功能,非常的方便易用,学生相对也容易从PS平面静态制作中过渡和接受。笔者认为,作为视频后期合成处理不可或缺的专业非线性编辑软件,After Effects是我们中职影视制作类课程的首选软件。

第三,教法。After Effects的参数非常的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而且容易忘记,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After Effects呢?笔者有一些心得,可供同行们参考。

1、框架型的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可以说是专业课程的经典教法,传统的任务驱动法多是通过一步一步的操作,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反馈-教师演示解决-学生练习-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笔者的教学方式则是根据After Effects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变动:先确定主效果的框架,然后通过增加的辅助效果的调整,映射出的最终的效果来强化学生对各种效果参数的作用的认识。在After Effects中,合成组是组成一个完整视频的特效,每个合成组的里的素材的效果参数的调整,都能即时的反映到最终合成效果中。

2、学习成品的模仿和项目整合。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将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结合,而不是简单的课例教学。这需要我们教师多留意身边的电视作品,并且将其作为一个简单的项目来让学生进行制作。首先,模仿是学生需要学会的第一要务,看到某段视频,就能自行模仿创作出类似的作品。不少小型客户在阐述某些视频要求时,他只是提出一个大致的要求,甚至要求做成某些广告、某些已有视频的特效,在这些特效的基础上在演变一些自己的个性需求,这就需要学生对视频的解构能力和模仿能力。要达到这个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设置一些项目让学生掌握这种模仿和整合的能力,通过整个项目的组合制作,强化学生对多种软件的整合协作,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校园的创文明节目的剪辑,这些项目的布置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制作可能会粗糙,稚嫩,但经过教师的点评和学生不断的完善,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行业的制作流程及思路,让学生拥有充实的成就感。

以上是笔者在从教影视制作类课程多年后,对出现的问题的一些思考及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总而言之,我们必须遵循第一个原则就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学到技能为目标。这样,我们中职的教育才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邓金平. After Effects和premiere的区别. 2010-11-18

上一篇:巧用评语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下一篇: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