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7:50:20

项目教学法在《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也就是说,教学活动是设置在一个完整的项目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造与合作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植物识别与应用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22-02

《植物识别与应用》是园林技术、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等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器官识别、植物系统分类、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应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1、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体协作能力。

2、 项目教学法在《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植物识别与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植物器官识别、植物系统分类和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这两个部分,植物器官识别部分主要介绍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特性,植物系统分类部分主要介绍植物种类,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部分主要介绍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特征与应用方法。《植物识别与应用》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

2.1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各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识别常见园林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识别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园林植物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养成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的良好素质,为今后从事园林生产管理、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一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课程内容设计 选择设计了5个项目15个教学任务计56课时,一个学期完成。

2.3布置任务 按照授课计划,布置任务,学生分组,搜集学习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建立测评标准。

2.4实施任务 任务进行时,各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2.5 成果展示交流 任务完成时,各组首先在组内讨论交流,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并展示学习成果。根据制订的工作计划,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学习小组的完成任务的情况,简述构思及项目的具体进行过程,最后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提问并贯穿知识技能,起引导开拓作用。

2.6总结 教师在项目实施中,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学习评价的标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

3、第一节课梗概

3.1兴趣引导 教师自我介绍,能够引起学生关注,提高教师影响力。介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园林类专业毕业生潜在的就业岗位及其工作内容,本课程在行业中的地位。本门课程的学习与胜任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的关系。

3.2课程介绍 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学习考核方法。

3.3建立项目教学情境 转换师生身份,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5-6个组员,任课教师为部门领导。根据考核方案对每个组员进行考核。

3.4进入教学主题

告知项目引入、项目介绍、项目目标及作用。提出工作要求、布置工作任务、师生行动、学生分析任务要求,收集资料,设计调查表;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调查表,展示交流各小组的调查结果。

3.5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4、考核方案设计

从学习目标出发,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企业考核相结合。因项目特点,多种考核方式并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别考核相结合,突出团队考核。

学生自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教师对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进行考核评定,结果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组成部分。教师自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亚.项目教学法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林区教学,2012,10: 96-98.

[2]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高教论坛,2009,12: 86-88.

课题类别:省青年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课题编号:ZJD1214010

上一篇:积极转化,不离不弃 下一篇:基于理论与实践关系视角探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