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时间:2022-10-13 07:21:35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在建筑工程中安全作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必须贯彻执行;而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者必须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论述,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同时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事故的伤害仅次于矿山位居第二。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更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愈来愈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很多都来自农村,人员流动频繁,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差,这都是导致建筑企业事故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项目工程是施工企业生产的最前沿阵地,项目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应对日益突出的安全事故,强化项目安全管理,是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的当务之急。

1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和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而另一方面保证安全的同时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经历了一个从“安全生产”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发展过程,并且强调了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93年国务院将原来的“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发展为“企业负责、行政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同时,又考虑到许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劳动者不遵守规章制度,违章违纪造成的,所以增加了“劳动者遵章守纪”这一条规定。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也在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监察制度,愈加重视安全生产,并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从原来的劳动部脱离直接划归国务院管理。我国1997年11月0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反映出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关乎民生问题的重视,通过立法确立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但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其实主要是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掌舵的同时,没有认清安全与企业经营、项目施工管理紧扣相连的普遍反映。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相应不同的建设工程,建立起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建优良工程,树立起企业品牌和行业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2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除施工组织设计对安全生产有原则要求外,凡重大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由企业总工程师审批,再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交底,技术负责人向施工队各专职安全员交底,施工队各专职安全员向班组长及工人交底。交底要有文字资料,内容要求全面、具体、针对性要强。交底人、接受人均应在交底资料上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3)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操作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从事上述工种的作业。(4)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每半月、施工队每十天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平时进行不定期检查,每次检查都要有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对未按要求整改的要给单位或当事人以经济处罚,直至停工整顿。(5)安全验收制度:凡大中型机械安装、脚手架搭设、电气线路架设等项目完成后,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验收手续,方可试车或投入使用。(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程实行项目“两制”,任命项目经理时,项目经理与企业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劳务公司与项目部签定“安全生产合同”;工程开工时,操作工人与劳务公司签定“安全生产合同”并订立“安全生产誓约”;用“合同”和“誓约”来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及安全意识,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

(7)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制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严格查处。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责任者未受到教育、没有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力不得放过。

3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

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必须要做到五个坚持。

(1)要坚持生产的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随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2)要坚持目标管理。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在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的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往往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威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方向发展或转化。(3)是坚持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为主,首先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检查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经营任务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4)是坚持全员管理。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体人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监督机构的作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过程,生产时间,生产要素。因此,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5)是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资料的整理

除国家出台的有关规范外,一般在地方(地级市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都专门编制印发了《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目前广东省建设厅批准《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统一全省的安全资料整理办法。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初,就应建立工程安全资料档案,指定专人收集并整理,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不能调动资料管理人员。安全资料整理首先要建立档案目录,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地方《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中的分目方法,建立资料盒,一目一盒(当施工过程中如果一目的内容超过一盒容量,可以及时相应增加资料盒)。无论工程大小或实际施工中是否一定涉及到目录中的安全资料种类,均应建立其对应的资料盒。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施工进度不断收集整理安全资料加入到相对应的目(盒)中,并在每个目中设立一个资料分目,收集一份填一份,即有什么资料就“对号入座”,加入到对应的分目中。这样,在施工的任何阶段,随时可以查阅到任何目中已经建立的安全档案资料,而无须再行将资料分类或分目,更方便查阅每目中已经收集到的安全资料。到工程竣工前,只需将各资料盒中资料分目取出,加封面装订,即成一套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资料。

5结束语

(1)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必须从施工管理全局出发,全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适合自身企业和项目管理的安全管理办法,提升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技能,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施工管理需要。(2)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强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并密切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贯标运作,工作从细,重在落实,切忌表面文章,杜绝工作中走过场。(3)无论工程大小与否,项目施工均应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全过程中,不宜更换或调动,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与土建、安装工程师同样应受到重视,享受应有的待遇。已经有文献报道,随着建筑施工与国际接规,今后的项目安全管理必须要求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企业应注意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及早培养一支专业的项目安全管理工程师队伍。(4)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更是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

上一篇:浅谈架桥机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存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