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10-13 07:21:20

浅谈高速公路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速公路营运期的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收费站点收费人员、沿线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和沿线管养人员所产生的污水、垃圾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以下从几个方面对营运期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噪声防治措施

在公路的营运期间,为保障公路两侧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降噪措施,主要包括公路本身的工程降噪措施、工程管理措施以及对沿线村镇的规划控制要求等,具体如下。

(1)工程降噪措施

①敏感点降噪原则

a.根据敏感点的预测结果,对营运中期超标的敏感点均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对近中期不超标、远期超标的敏感点进行跟踪监测。

b.对现状达标、中期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措施治理达标;对现状超标、中期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措施治理到不恶化现状。

c.敏感点所采取的措施在综合考虑了敏感点特征、道路特点、所需的降噪效果以及各种降噪措施适用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同时又兼顾公平的原则给出多种比较方案,从中选择可操作性强、经济合理并有较好降噪效果的作为推荐方案。

②常用的工程降噪措施

目前国内常用的工程降噪措施主要有声屏障、搬迁、隔声窗、降噪林等,现将几种降噪措施比较如下,从而合理确定项目超标敏感点应采取的措施:

a.搬迁

搬迁是指将超标严重的个别住户搬迁到不受噪声影响的地方,在各种降噪措施中,搬迁效果最好,但由于搬迁的实施需要政府等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实施难度大,问题多。

b.选用新型路面铺筑材料

吸声路面材料的应用在国外己十分普遍,国内进入研究的中试阶段,国内杭州钱塘江桥路、首都机场及深圳交通路段均有铺设。由于高速公路上的车速高达100一120km/h,轮胎噪声已很突出,采用吸声路面后可能约有sdB(A)的降噪效果,其造价仅比普通沥青路面增加30k。本工程虽然未采用吸声路面材料,但在路面铺筑中采用添加了改性剂的优质沥青,不仅具有强度高、观感好、水溶性小的优点,还可降低噪声l一ZdB(A)。

c.道路两侧建筑物自身防噪措施

对高速公路两侧已有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应加以科学调整。面向公路一侧的民宅可适当加高院墙或可采用密封性好的隔声窗进行防护,以达到“外环境不能达标时,内环境达标”的目的。表4.1为各类门窗隔声效果统计。如果采用钢塑平开隔声窗或新型硬塑料保温隔热型门窗都可取得25dB(A)以上的隔声效果,但不足之处是通风不好,造成生活不便。隔声通风窗虽然在保证一定隔声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适当通风,目前国内应用的较少

d.建立防噪声屏障

在道路边设置防噪声屏障(又称隔声墙)是高速公路立交桥降噪的有效手段之一,当交通噪声对附近的居民有严重干扰时,而且距公路较近时(一般在距路中心线80米以内)可在相应的路侧设置声屏障。声屏障的隔声效果在5一sdB(A),由于声屏障的实际降噪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声点位置(高度与道、路的距离)、车流量、车种比、车道数以及声屏障的类型、结构形式、高度和设置位置等,因此,在安置声屏障时,由专业人员设计和施工监理,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其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尤其是要保证必要的高度和长度,一般声屏障要比保护目标的长度长出50米以上(车辆驶入端),高度要在3米以上。声屏障的建设虽然可以降低噪声污染,但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对驾驶员产生心理上的压抑感,易产生反光和眩目现象,又要经常清洗,而且声屏障的建设还会对城市和道路景观产生破坏。另外,投资较大也是制约声屏障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主要采用聚碳酸酷结构的声屏障,其每平方米造价约为1100元,隔声效果较好。

e.建立防噪绿化带

在道路两侧设置加宽加密的林带,林带的最低宽度应在10米以上,大多数绿林实体的衰减量平均每米衰减0.ldB(A),10米宽林带的降噪量为ldB(A)。林带宜采用紧密结构型,宜选用树冠矮、分枝低、枝叶茂密的乔木和灌木上下搭配,构成一道林墙。绿化带本身虽然只有有限的降噪能力,但其对环境的安静有很大的心理效果,而且还有净化汽车尾气、降尘、减轻水土流失等多种功能。但受季节影响较大,而且还要占用土地。

(2)工程管理措施

①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在重要敏感点(学校及居民集中路段等噪声敏感区域)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可以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

②经常维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

(3)对沿线城镇规划建设的控制要求

在拟建公路红线以内不准建设新的建筑物,特别是居民建筑物等。新的建筑物(特别是住宅等)应尽量远离公路,以利用声传播的空间自然衰减,减轻噪声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建议规划部门制定规划时,距公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每个服务区和停车区设置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一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同时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一92)中旱作类标准,可用于农灌和绿化。底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除。对每处收费站安装免冲水式生态厕所,使其基本无高浓度的生活污水排放

3、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高速公路营运期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在施工前期,制定完整环保制度,为公路施工环保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公路施工中更要切实执行环保措施和制度,将环保落到实处。加强营运期环境管理,将营运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设计公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董希斌.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

[3]刘翠平.公路环境保护和影响评价.商丘:甘肃科技报

[4]徐家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及发展对策.广州:中山大学学报,2007

[5]戴明新.《交通工程环境监理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上一篇:井字梁楼板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治理 下一篇:浅谈奥灰水水害分析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