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的界定及其连续性

时间:2022-10-13 07:02:28

城市空间的界定及其连续性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们对城市的体验与公共空间密切相关,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和价值取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城市设计的历史告诉我们,把城市的外部空间想象成有形的实体空间而非缺乏结构的空场,可能会彻底改变现代城市建筑与开敞空间之间难以运作的关系。

1.建筑对空间的界定

建筑与城市最直接的交流途径是他们面向城市空间的建筑立面,即能够形成城市空间感的界面形态。以一种界面形态与城市空间相关联,是任何一个建筑在城市中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当建筑界面对城市空间形态给予积极响应时,城市公共空间便容易获得一种生动的表现力和可见性。不少欧洲城市的公共空间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与其周围风格特色、设计精致的建筑不无关系。总体上,建筑界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形体质量的影响可以从图与底的关系来看。Colin Rowe在“拼贴城市”一书中提出了阅读城市的“图底法”,即实体的建筑与虚体的城市空间之间构成一种图与底的二元关系,“图—底”理论是基于建筑体量作为实体(图)和开敞空间作为虚体(底)所占比例关系的研究。这种方法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有质量的空间是与其周围的实体建筑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由于图与底是可逆互换的,建筑既可成为城市空间中的图,又能作为城市空间的底。一个充当视觉焦点的建筑在数量上应该是有限的,在位置的选取上应该是谨慎的,否则将引起城市空间的混乱。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应当是以一种基本界面的形态参与市空间的构成,也就是作为“底”来凸显公共空间的“图形”。

2. 对失落空间的设计

2.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铁道学院西北角,基地西临芙蓉路立交桥,北临竹塘路南面为铁道校区西大门广场。本地块临道路仅两侧——北面和西面。

2.2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面貌、交通、生态等方面的不统一性和不可持续性。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与商业、人与车的矛盾日益复杂,出现了交通混乱拥挤、开放空间与商业建筑内空间脱节、街道立面纷凌杂乱等种种不良现象。用地西侧是芙 图1:总平面图

蓉路的高架桥。在高架路加上建筑等其他要素对空间的界定将产生失落的空间,会对商业、办公等活力产生破坏作用,所以在用地西设计一个折线形建筑作为内外空间的缓冲,且本地块临路界面仅两侧(北面和西面)作为主要商业界面(见图1)。

2.2.1在高架路旁边设置人行主入口,在西侧临街打造一个内街,而且增加活力,带来商机在内部形成连续的步行空间,建筑间形成宜人的尺度,最终形成交换空间,加强内部空间的活力,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在内部有两处主要的交流空间与建筑,中央花园和创业交流俱乐部,中央花园为多栋建筑所共享作为交流空间, 阳光绿色与交流相结合。(图2)图2:视觉通廊

2.2.2为了减少高架的影响,同时考虑酒店要求最好的可达性,星级酒店布置在竹塘路上。在此周围,尤其是芙蓉路上缺乏高档酒店,因此将此酒店定位为高档酒店。高档酒店的内部公共空间,如垂直交通核心筒将占据大量空间,因此酒店的建筑体量必须为大体量大尺度建筑。酒店入口处视线可以穿越大堂直接看到内部的中央花园

3.对街道空间的设计

街道空间的围合方式是必须保持连续性才能保证空间的整体性,而它的连续性是通过两侧界面的连续性得来的。界面的连贯是商业街道空间连续性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商业街道中两侧的垂直界面多次的被打断,商业街道就不会形成良好的封闭感,不能形成动人的线性空间,不会形成内向性的“容器”。界面的连续体现在:

3.1尺度的连续:沿街店面宽度的连续、铺装分割线与店面宽度连续的尺度关系等,街道空间会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人们也将会把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增加商业街道自身的识别性。

3.2形式的连续:这是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保持视觉连续性的重要手段,当某种形式不断的重复后,就能事半功倍地达到商业街道连续性的效果。不同的节点之间进行连接形成拉动效应,如广场、花园、功能性的建筑等。为保证拉动效应的连贯性,有几处建筑下有穿越性通廊,如在休闲街区处有通廊通向东边地块外的办公建筑,地块外办公建筑内的人群也可以进入本地块进行活动。

3.3功能的连续:现代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常常有较长的距离,这不但引发了交通压力,也使中心区在晚间变为寂静的空城。功能的连续使居住和工作、休闲的地点更加接近。同时具有多功能和综合使用功能的空间,往往比单一的功能空间更加丰富,并且充满着生机活力。因此,在规划用地内不仅有商业办公,在地产商业区与创业研发区之间设置一个创业交流俱乐部,俱乐部内可以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3.4韵律的连续:同一手法或相类似的建筑立面以一定的间隔重复出现,会呈现一种韵律式的连续,依据建筑体量大小,人的观察方式确定建筑间隔。街道空间的连续性是纵向空间能保持整体感和节奏感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建设中一定要切实加强商业街道空间的连续性,加强空间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结语】

建筑实体和空间是城市设计的基本组成要素。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界面和限定因素,它的形态及其组合影响着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感和城市空间的质量。我们要从具体的建筑、建筑群体、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展开思考,探求建筑界定出一个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不孤立的进行建筑设计,创造人性化的空间,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改进生活环境,带给人们自然、舒适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2]严迅奇.联系的美学.庄元莉译.世界建筑.1997(3)-29。

[3]石永良,张智民.城市公共空间的维系[J].时代建筑.2001(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沥青路面施工摊铺技术及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