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0-13 06:05:53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 要:分别从体育课程本质、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课程评价等5个方面对近10年我国体育课程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体育课程研究的进步体现在:研究选题和视角广泛多元;研究对象和内容新颖深刻;研究方式和方法多样创新。不足体现在:实证研究不足,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借鉴过滥,呈现出盲目引用国外理论的倾向;研究成果重复性强,缺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差,在改善“青少年体质下降”上作用力不足。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体育课程本质从“概念界定”向“理性审视”转变;体育课程目标由“目标划分”向“整体优化”转变;体育课程内容和实施从“被动接受”向“自主开发”转变;体育课程评价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1-0075-05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es done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JI Xiao-yan1,2,JIA Hong-zhou3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Department of Leisure Sports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2,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sorted out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es done in China in recent 10 years in ter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ssen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advanc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es was embodied in extensive and diversified research topics and perspectives, novel and profound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tents, variou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ways and methods; the insufficien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es was embodied in insufficient empirical researches, the lack of in-depth researches on typical cases, excessive reference of related theories, a shown trend of referring to foreign theories blindly, highly repe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lack of research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oor applicability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sufficient efforts made in improving “teenager fitness deterioration”. The author also predicte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trends: the chang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ssence from “concept definition” into “rational examination”; the chang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from “objective division” into “overall optimization”; the chang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into “initiative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from “idealized design” into “operabilit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China

伴随引人注目的新世纪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程”成为学校体育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近10年我国体育课程的有关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涉及的文献来源于研究者选定的20种期刊和硕博论文库中的1 542篇论文。期刊选择标准为体育类核心期刊、大学学报(社科版)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体育期刊;论文的选择方式是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体育课程”为主题,搜索2001―2013年间发表于上述期刊的文献和硕博论文。

1 体育课程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

1.1 体育课程研究的基本概况

从体育课程研究的总体情况看,体育课程内容(601篇)和体育课程目标(531篇)两类文章占体育课程研究的2/3,其次是体育课程实施(146篇)和体育课程评价(129篇),相对较少的是体育课程本质研究(52篇),另有其他(体育课程改革等)无法归入以上5类的体育课程研究文章共83篇。从数量分布上看,研究者集中研究的焦点在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目标上,对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也比较重视,但对体育课程本质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1.2 体育课程本质研究

1)体育课程本质的陈述性研究。

在体育课程本质的探讨中,研究者利用下定义和功能演绎两种方法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张学忠[1]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是指体育课程的各个成分、内容和要素,按体育课程的基本规律和逻辑关系,进行设计和优化组合,在符合体育、教育规律和原则要求下通过实施而产生应有的作用。张细谦[2]提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谭华[3]认为,当代体育课程在发挥传统功能的同时,还应发挥时展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体育课程应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

2)体育课程本质的批判性研究。

贾齐[4-5]先后在两篇文章中论证了体育课程本质在于传承体育文化的观点,而许振刚[6]在与贾齐的论争中指出,体育课程的功能不只是传承体育文化,体育既是教育工具又是文化载体,体育课程的本体功能在于培养人,当然也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解飞厚[7]认为,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由上可见,已有的体育课程本质研究,从概念界定式的陈述性研究,逐渐走向价值审视的批判性研究,在价值判断的争论中,体育课程的本质也不断被深刻化和清晰化。体育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课程,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育人的本质已不言而喻。

1.3 体育课程目标研究

1)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理论基础研究。

不少学者在质疑“新课标”目标设置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刘昕[8]在对“新课标”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依据及策略。田国祥等[9]分析了体育新课标中目标边界模糊和层次混乱等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体育课程主体的价值真理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价值真理指向性的体现。

2)体育课程目标构成研究。

陆宗芳[10]认为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必须注重系统性、层次性和多元性等特征。林勇[11]在倡导设置社会适应目标领域。孙喜和等[12]指出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具体到“运动技能学习、社会行动学习、认知和反思学习及情意学习”等方面。孙涵[13]认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从内涵上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多种目标。

3)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研究。

朱伟强[14]提出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达形式、垂直分类和水平分类等3个分类结构,运用以上分类能够使我们确定的体育课程目标符合周延性、连贯性、层次性、多维性、均衡性、清晰性与可行性的标准。刘俊凯[15]认为“认知、技能、情意”的目标分类并非针对体育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体能、情意”的目标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性质。

以“新课标”的贯彻实施为背景,我国学校体育实践呈现出明显的从“教学论概念系统”到“课程论概念系统”转换的取向。现有的体育课程目标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是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角度来思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多层次”、“多元化”和“综合性”已成为学者的共识。

1.4 体育课程内容研究

1)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

于晓东[16]设计了“选项主修,配项辅修”与“配项主修,选项辅修”两种体育课程内容模式。樊炳有等[17]认为,体育课程内容应选择竞技运动项目中那些能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满足运动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周登嵩[18]提出体育课程内容中增加选择性、生活性、娱乐性活动项目,增加有关健康、卫生、安全、体育文化知识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力求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

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

李林[19]分析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范围、主体、方法和程序,并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剖析。田菁[20]以石家庄市为例,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方面,学者们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采用不同内容和方法,旨在将体育课程设计成一门适用且有趣的学科。而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方面,地域性特征在学者中达成一致,内容开发必须体现区域和城乡差别,充分整合既有资源,符合科学性和适宜性等要求。

1.5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

1)体育课程实施本质研究。

胡庆山等[21]将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界定为“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体育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调适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张细谦[22]指出,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是把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基本途径。常娟[23]认为,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陆作生等[24]认为,把课程实施看作机械地实施预定的课程方案的过程,抹杀了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

2)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研究。

季浏等[25]在综述与分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和部分省市教研室对体育课程实施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体育课程已发生了积极性的变化。陆作生等[24]认为,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包括课程的特点、外部环境特征、教师的培训和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张细谦等[26]认为,必须强化体现中国特色、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运行机制等策略。

学者们在不断研究中逐渐认识到,造成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美好愿景与实际执行存在较大落差的根源就在于体育课程实施不利。课程实施研究既有对现有实施状况的全面调查,又有对改进未来实施状况的思考,他们对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认识步步深入,对课程实施中主体参与者的价值认识也越来越趋于理性。

1.6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1)体育课程评价对象研究。

潘雯雯[27]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应重于课程考核,加强对学生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评价的范围。陈海等[28]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3个方面。陈令伟等[29]明确地指出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2)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牛蔚林[30]指出由定量评价方法转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整合。姜同仁[31]提出由客观评价向主观评价的转移、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潘晟等[32]提出“硬性指标(定量指标)与软性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陈湘文等[33]认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要由单一的直线式走向多方互动;倡导评价对象的多元化;提倡评价形式的多元化”。高升等[34]提出“实行联考或统考、采用等级制考核评价、采用多元综合评价、自主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程红义[35]认为“首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其次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最后自评与他评的结合。”

由此可见,现有研究中体育课程评价对象主要集中于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在对象多样化的基础上提出的评价方法也趋于多元化,但已有研究并没有找出对于体育课程本身切实适合的评价方法。

2 体育课程研究评价

2.1 体育课程研究的进步

1)研究选题和视角广泛多元。

体育课程研究的选题非常广泛,从课程本质、目标、内容到实施和评价以及新课标的实施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体育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持续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同时,研究的视角也日趋多元,除了更加深入地挖掘其母学科教育学的内涵外,更注重从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理论视角去研究体育课程问题。例如,在体育课程本质的批判性研究中,既有从教育学生发的本质判断,也由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本质的解读,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多元和立体。

2)研究对象和内容新颖深刻。

体育课程研究内容不断更新,结合新课标的制定和实施,体育课程研究对象的外延也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例如,在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中,由开始对实施基本影响因素等的研究不断深入到体育课程实施本质和路径的研究。各种分类研究都更加聚焦于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并试图更好地剖析和解决矛盾焦点。

3)研究方式和方法多样创新。

体育课程研究在方法上不再单纯的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而是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理统计和量表设计等定量研究方式,尤其是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对定量方法的运用越来越突出。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体育课程研究问题的不断复杂化。

2.2 体育课程研究的不足

1)实证研究不足,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

大多数体育课程研究都是以思辨性探索或经验性总结为主,而基于深入实践调查的实证研究明显不足。例如,在体育课程目标的531篇研究中有495篇都是以思辨或总结为主。已有研究多是基于宏观的视角,采取宏大叙事的形式,而缺乏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忽视了对体育课程实施与改革过程中典型个案的关注。对典型个案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实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启示。

2)相关理论借鉴过滥,呈现出盲目借鉴国外理论的倾向。

将相关学科理论引入体育课程研究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如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甚至生物学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增加了体育课程研究的理论色彩,但这些理论是否真正适合并有力支撑我国体育课程实践,成为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分析的问题。因此,在理论借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该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进行深入详细的论证。

3)研究成果重复性多,缺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

近10年,体育课程研究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但其研究成果出现过多的重复性,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不多。例如,在搜索到的600多篇体育课程内容研究论文中,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寥寥无几。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以体育教学实践为纽带密切交叉联系,而现有的体育课程研究缺乏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因此,有必要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进行有机整合。

4)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差,在改善“青少年体质下降”上作用力不足。

“青少年体质下降”在我国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体育及体育课程无疑难咎其责。已有的体育课程研究从理念、内容到具体实施上都没有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体育课程研究应特别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个性多元的体育需求,进行更多的应用性研究。

3 体育课程研究展望

3.1 体育课程本质从“概念界定”向“理性审视”转变

在探讨体育课程本质的过程中,研究者们从最初对体育课程的概念和价值问题的纠缠中跳脱出来,转而去思考究竟体育课程应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等问题。但现有的研究将视角过多地集中在批判以往的研究上,缺乏对课程本身的思辨总结。体育课程本质问题尚需理论界从更广阔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例如,采取与体育史学等相融合的研究范式,从浩瀚的史料中提取哲学精华,为揭示体育课程的本质意义提供历史素材;体育课程哲学则需要从抽象的概念理论走向历史和现实,两者的交融互补是焕发各自学术生机的前提和基础。

3.2 体育课程目标由“目标划分”向“整体优化”转变

在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从起初对目标的层次划分和构成部分的研究逐渐转向目标体系的整体优化研究。在对“系统性”、“层次性”和“多元性”等目标构成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转向对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研究。在这种转变中,需要特别关注两种关系的处理。一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二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与心理社会目标的关系。既要体现体育课程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又要体现体育课程对学生思想品质塑造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既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要注意学生体育精神的个性培养。

3.3 体育课程内容和实施从“被动接受”向“自主开发”转变

在“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背景下,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品尝到体育的原本乐趣,得到强身健体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应是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课程内容安排和实施过程必须以生为本,因地制宜。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此带来的是,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也越来越强调本土化特色,体现出越来越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4 体育课程评价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

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从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多元化的研究,逐渐转向对课程评价方法体系的可操作性研究。在“以人为本”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研究倾向于对适用性方法和可操作性评价系统的关注。在追求理想化的客观、公正和全面评价的同时,如何让评价体系更易于操作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今后的研究应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在评价指标设置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学忠. 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38(3):84-88.

[2] 张细谦. 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J]. 体育与科学,2007,28(2):29-31.

[3] 谭华. 体育课程功能的历史演变[J]. 体育学刊,2005,12(1):19-21.

[4] 贾齐. 被组织的游戏:体育课程的一种理解[J]. 体育与科学,2005,26(1):18-23.

[5] 贾齐,钟远金. 还体育以本来面目[J]. 体育学刊,2005,12(3):5-9.

[6] 许振刚. 再现体育课程的真实面目――评贾齐等人的体育课程观[J]. 体育学刊,2010,17(2):54-57.

[7] 解飞厚. 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J]. 体育学刊,2007,14(2):4-7.

[8] 刘昕.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9] 田国祥,张凯,赵菁,等. 论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真理指向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108-110.

[10] 陆宗芳.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多元性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76-77.

[11] 林勇在. 学校体育的社会适应目标及实施[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6):73-75.

[12] 孙喜和,邢金明,李柏. 论体育课程目标――评贾齐与解飞厚的课程观[J]. 体育学刊,2007,14(9):10-14.

[13] 孙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0(8):76-78.

[14] 朱伟强. 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02-1103,1109.

[15] 刘俊凯. 论体育教学目标分类[J]. 体育学刊2013,20(5):79-82.

[16] 于晓东. 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 体育学刊,2010,17(4):55-58.

[17] 樊炳有,李景平. 体育课程体系结构要素的探讨[J]. 体育学刊,2000,7(1):63-65.

[18] 周登嵩.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1-7.

[19] 李林.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20] 田菁.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7.

[21] 胡庆山,孙岩,王健. 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及本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74-79.

[22] 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3] 常娟. 体育课程实施的理论初探[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22-23.

[24] 陆作生,伍少利. 体育课程的编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14-516.

[25] 季浏,汪晓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76-80.

[26] 张细谦,杨文轩.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发展策略[J]. 体育学刊,2012,19(1):74-77.

[27] 潘雯雯.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J]. 浙江体育科学,2005(2):65-66.

[28] 陈海,杨国庆,张云,等.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建议[J]. 浙江体育科学,2003(5):22-24.

[29] 陈令伟,董杰,王璋. 论健康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功能与方法[J]. 体育与科学,2007,28(2):91-94.

[30] 牛蔚林.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2(7):110-112.

[31] 姜同仁,钱杰.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05(3):112-114.

[32] 潘晟,张宏成. 建立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3(6):74-76.

[33] 陈湘文,李旭天. 论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的变革趋势[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119-120.

[34] 高升,蒋先军,付银鹰.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90-92.

[35] 程红义.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多元化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6):19-23.

上一篇:让学校体育政策落地生根 下一篇:体育媒介事件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