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时间:2022-10-13 04:28:19

浅谈教师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教师要想在学习、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应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克服认知偏差,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增强人际吸引,加深情感联系与沟通;善用交际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乔哈里窗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定式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人们只有懂得了做人做事的真谛,学会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掌握了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技巧,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功。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呢?

一、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一)打开心灵的窗户,正确认识自我

在别人给我们的回馈中,我们可以验证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增进自我的觉知,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介绍了自我坦露和回馈经验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如下表:

(二)拆除心中的篱笆墙,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自我封闭的人在情绪上的显著特点是情感淡漠,并有某种程度上的自我中心倾向,喜欢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别人。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会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呢?(1)适当地自我暴露,扩大“公众我”,减少“秘密我”“隐私我”;(2)学会微笑;(3)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交往成功、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开端,与人的初次交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礼貌待人,主动热情;积极求同,缩短距离;了解对方,记住特征。

2.塑造和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仅凭第一印象是不够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在继续的交往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表现真实的自我,从而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克服认知偏差,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

(一)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形成良好的人际印象

我们要懂得什么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定式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等,并能在人际交往中克服它们给我们带来的认知偏差。

(二)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真诚而热情地待人

1.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

教师主动交往很重要,特别是当面临人际危机时,主动解释,消除误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2.真诚而热情地待人

真诚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对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好情绪传染给别人;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纳。

(三)把握人际距离,学会宽容忍让

1.把握人际距离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因为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不能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能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

2.学会宽容谦让

要有容纳意识。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三、增强人际吸引,加深情感联系与沟通

(一)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掌握以下原则:平等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绪控制原则。

(二)把握人际吸引的规律

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好人际吸引的规律:(1)接近吸引;(2)相似吸引;(3)互补吸引;(4)仪表吸引;(5)人格吸引。其中,人格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人们择友时,一般首先注重品质好坏,次之才是水平高低、能力强弱。

(三)恪守人际交往规范

正确的社会交往应具有“四度”:向度(交往的方向性)、广度(交往的范围和对象)、深度(交往的程度和情感状态)、适度(交往的分寸),这是人际交往的一般规范。

人们还要遵守人际交往的具体规范:(1)遵守道德规范;(2)尊重习俗规范;(3)遵守礼仪规范;(4)遵守法律规范。

四、善用交际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一)学会倾听和表达

1.学会倾听

倾听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有反馈地引导和鼓励。(1)通过言语和表情告诉对方,你能理解对方的描述和感受,可以使对方受到鼓舞。(2)在倾听过程中的“阐释”,常常是有效的鼓励技巧之一。(3)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他们的感受、成就,是赢得友谊的有力品质。(4)有意识地强化某一谈话主题,可以引导谈话方向,使之更符合你的需要。

2.学会表达

学会表达,是指注意学会说话、自我表露的艺术和技巧。(1)首先自信地坦露关于自己的信息;(2)如果表达有困难,就要把谈话的目标放在内容表达上;(3)人们总是喜欢那些经历与看法与自己一致的人,“我也一样”“我也喜欢这个”“我有过和你同样的经历”之类的表白,往往能激发对方积极的反应,使谈话气氛热烈起来。

(二)赞扬与批评

1.多用赞扬

要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最有效的赞赏是赞扬他人身上那些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长处和优点。

2.善用批评

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批评应注意场合与环境;第二,措辞与态度应是友好的、真诚的;第三,批评要注意维护他人自尊;第四,批评对事不对人;第五,批评对新不对旧,即批评应针对现在和未来,而不要纠缠过去的老账。

3.正确对待批评

置之不理是消解批评的好方法,它可以使那些恶意诽谤的毒箭如射在软皮囊上一般,不过,一种更积极的对待批评的方法是认真、冷静地分析其中是否含有可供参考、有助于自我完善的东西。

(三)心理暗示和换位思考

1.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喜欢与人交往。”这样的心态使人以开放的方式走向人群,他们心地坦然,很少有先入为主的心理防御,因而言谈举止轻松自在,挥洒自如。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积极暗示,在头脑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良好的交际者。

2.换位思考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要懂得“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懂得“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懂得与朋友相处时应“存大同,求小异”。

总之,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与沟通,情感的沟通越充分,双方共同拥有的心理领域就越大,人际关系就越亲密。

上一篇: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探索研究 下一篇: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三点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