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南西北石油物流的发展

时间:2022-10-13 03:49:55

浅论西南西北石油物流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根据1992年国家投入产出表,运输邮电费用在农业生产总费用中占3.29%,在工业生产总费用中占7.15%,在建筑业中占8.63%, 在商业饮食业中占14.98%,在其他服务部门中占7.8%。如果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已超过40%。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就达到了96.65万亿元,同时这一产值还在继续高速增长。然而这块大蛋糕目前再被谁分食呢?面对这一广大市场,国企、外企、私企纷纷抢占高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遮盖着发展的不均衡,物流行业主要集中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西北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根据调查2009年全国物流企业百强中西南地区仅有三家榜上有名,而西北地区却没有一家。可以说西南、西北物流还处在较原始阶段,这一市场大部分被个体企业蚕食。做为我们石油行业的物流部门我们是有较大优势的,由于过去物资流通不畅而石油单位又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使得我们每个油田不得不不尽量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于是货场、仓库、车队这些最基本的物流单位伴随着油田的发展在西南、西北四处分布,形成了同一体系内的物流网络。同时在几十年的油田内部物流服务中,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今天,广大的西南、西北物流市场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建设西南西北石油物流呢,首先我想认为有必要对物流发展的过程及其概念了解一下。物流发展至今经过了一方物流、二方物流、三方物流到现在的四方物流,它们的概念如下:

一方物流:即生产者或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路及设施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供应方或厂商一般都需要投资建设“仓库、运输车辆、月台甚至公路专用路线等物流基础设施。卖方为了正常推行生产而建设的物流设施而为了产品的销售而在销售网路中配置的这些物流设施为销售物流设施,总的来说,由制造商与供应销售企业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动为第一方物流。

二方物流:是指买方,即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和管理。严格的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经销商。供应链中游经销商承担的自己采购的商品的物流活动。如批发商到工厂取货、送货到零售店或者客户、自建物流和配送网络、保有库存等都属第二方物流活动。

三方物流:一般自己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是在物流管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约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向用户提供“标准化、客制化、模块化、信息化”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有人称为第三方物流或称为合约物流或委外物流。

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为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领导整合平台。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

从这些对于物流的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把一方物流看成一个点那么二、三方物流就是将这些点连成线,到了四方物流却又把这些线编织成网络。综述物流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分散到集中的高度整合的过程。这过程的形成并非偶然,物流业本身不能创造价值,而是通过配送、仓储等多种服务手段来降低业主成本而获取利润。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运输费用不断攀升,物流行业要谋求更大的利润就需要有更广地域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服务内容,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实现高利润。可以预见今后的物流企业必定是以二、三方物流为骨架四方物流为中枢高集成度、高信息化的企业。因此要想打造西南、西北石油物流就首要的就是整合,彻底消灭现在百花齐放的局面,由现在的各点各线整合成一个实体。统一管理、统一意识、统一品牌,充分共享资源,优势互补,降低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

整合后的石油物流首要的就是要建立统一的、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信息是现代物流的灵魂和核心,信息平台的建成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甚至于对石油物流内部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GPS),每辆车在什么位置、装载什么货物,目的地是什么地方,总部一目了然,可以合理安排运量和路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潜力;另外还可以与业主甚至油田供应商信息共享,使得供应链的透明化,业主可以随时了解自己货物,运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石油物流的整合不是要消弱各油田的物流单位,相反而是为了让各油田物流单位利用整合带来的优势,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除继续为油田提供优质服务以外,更积极参与到油田外部市场,以配送、仓储、运输、快递等等多种方式融入到地方物流中。在西南、西北的物流市场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两种,一是为数众多的个体私营物流企业;二是少部分具有企业背景带有部分三方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个体私营物流企业缺点较多最主要的表现为货物遗失多、送货延迟、信息不畅、服务态度差、信息不畅通、社会诚信低,针对这些弱点我们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宣传和优质高效服务树立石油物流诚信;另一方面可以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货物保险服务,用这些手段达到占领个体私营物流企业市场的目的。西南西北具有企业背景物流企业他弱点主要体现在缺少运输网络、信息化程度不高,代之而来的就是物流成本较高,对于这种物流可以采用结盟合作方式,以较低的费用为其提供信息、仓储、运输服务来增强他们对石油物流的认可和依赖,最终把他们纳入石油物流网络内。通过上述手段强化培育地方物流市场,使得地方物流市场对石油物流由陌生至熟悉,由熟悉至依赖,直至得以占领市场。经过一定时期市场的开发和占领,我们将对地方物流市场形成一定的占有率,并通过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为打造石油物流品牌奠定了基础。

战术层次上各地方油田物流单位努力发展三方物流,做为整合后的油田物流实体在战略上要打好以下几张牌:

一、资源管理。整合后的石油物流需要需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准确认识和深入分析不同地方石油物流经营资源的基础状况,集中把握和有效运用企业经营资源,正确选择地方石油物流三方物流发展的方向,并为之提供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有力促进其发展速度。并且通过认真研究企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确保第地方石油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国家政策,把握资源转换方式,不断提高资源产出效益。

二、品牌战略。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石油物流要想发展,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就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获取良好效益。首先要树立物流发展的精品名牌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流质量标准,才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创造物流服务的精品名牌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流质量标准。最后要强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建立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确保企业名牌战略的实现。

三、创新意识。物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随着这种高速发展不断地有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涌现。石油物流要发展就要实施创新战略,首先要创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借鉴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思想,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新思想和新方法。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再次要创新服务,深入研究不同市场、不同企业物流需求。通过引进、模仿和创新物流技术手段,不断设计、创新和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务。最后要根据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物流管理体制。

四、服务方向。西南西北石油物流发展必须依托地方工业企业的发展,做到"来自地方企业、服务于地方企业"。要把握四点:第一、必须依据地方工业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和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理念。第二、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提供保障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服务措施。第三、必须深刻理解地方企业物流规律,建立完善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服务效益。

五、联盟战略。尽管整合后的石油物流在西南、西北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放眼全国我们仍属于轻量级的,利用我们本地化的优势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广泛的与国内大型物流单位实行相互合作,共同拓展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首先是物流资源的联盟:将分散的物流资源、物流功能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形成物流一体化的资源优势。其次是物流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的联盟,在一定地理区域或一定行业范围实行物流联盟,形成高效直辖市运作体系。

说到底要打造西南、西北石油物流,就是要抢占物流市场制高点,建立一个以各地方石油物流单位三方物流为依托,以整合后石油物流实体为管理层的现代化的四方物流企业。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我们谈论的只是石油物流,核心是如何为石油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建立什么新的企业。我们搞过物流的同志可能知道我们油田内部物流系统运输车辆很多都是跑一趟亏一趟,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服务面窄,车辆达不到满载率,成本自然高居不下。同样的道理石油物流单位也面临这服务面窄、物流资源掌握少、物流成本高等诸多尴尬,不要说降低企业成本,就是不增加企业成本都属勉强,彻底失去了现代物流的意义。要为西南、西北石油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增创效益,我们就要勇敢的去掉“石油物流”的石油二字,广泛的融入社会物流市场,做大做强。依托石油企业抢占西南西北物流市场,通过西南西北物流市场回报石油企业。

上一篇:浅析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的优势及问题 下一篇: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