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时间:2022-10-13 03:21:01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说理和思维密切相关,说理的准确性,反映思维的明晰性;说理的条理性,反映思维的周密性;说理的连贯性,反映思维的逻辑性。说理训练会促进思维的发展。但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敢“说”或不会“说”,原因有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一是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学生的说话能力逐步削弱萎缩。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不能尊重学生的“说”。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时,教师轻则以“自己讲”来代替学生回答,重则大为不满,怒斥一番。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气氛怎能活跃,学生怎么能“说”得起来?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加强说理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说”起来呢?

一、 创设环境,让学生敢说、会说

1、 敢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多给学生讲话的机会。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非常想说,但大多学生存在胆怯、害羞的心理障碍,害怕出错和被人讥笑而不敢开口说话。因此,在刚开始时,一些学生害怕答错问题,被别人嘲笑,举手发言的次数甚少。老师这时要鼓励学生并用信任的眼光,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说理的欲望,增强他们说理的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无论说错或说对,都应给予肯定。说错了,没关系,鼓励他下次再说;说对了,给予表扬,鼓励他下次说得更好。成功的愉悦感能使学生增强自信,说话的胆子更大。在教学中,力争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说的机会,逐步增强学生敢说的自信心。

2、 会说:我们不但让学生敢说,还要让学生会说、说好。教师要通过激疑、设疑、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途径。如进行一题多问的练习,当教师出示题目“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书法组的有9人,参加绘画组的有24人,参加唱歌组的人数是绘画组的3倍。_____?”让学生提出用两步计算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说(1)参加绘画组和唱歌组的共有几人?(2)参加书法组和唱歌组的共有几人?(3)参加唱歌组的比参加绘画组的多多少人?(4)参加唱歌组的比书法组的多多少人?等。除了从问题设问,还可以从已知条件设疑,关健的一点是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晰,所设问题要难易得当,范围不要太宽,学生有能力回答的。

二、 创设条件,让学生想说

教师应巧妙设计所提问题,叫学生想说;精心设置语言环境,创造条件,令学生愿说。

1、 充分利用教材。

2、 联系生活实际。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做、去说。如组织实地测量,动手操作,游戏等,让学生会说、想说。

3、 课堂讨论。即提供一定的时间与场所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

三、 指导方法

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更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学生发问。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1、 抓关键词语:概念教学,我们可以抓住对概念中的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的理解去发现问题。如教学“三角形”这个概念,老师通过实物,投影片和教师精确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并概括: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画出概念中的关键性字、词,并说明为什么。思考后学生争着回答:有的说“三条”这个词关键,因为多一条或少一条线段都不能组成三角形;有的说“围成”这个词关键,因为围成是每条线段首尾相连。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不一定是三角形,如三条线段中有两条相交或相离等;学生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理,加深对“三角形”这个概念的理解。

2、 找异同点:学生做错题,往往是对概念模糊不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让学生在最容易错或容易混淆的地方发现问题而提出问题。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提出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学生讨论后回答: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等于分数的分母,如果比的后项为零,也相当与分数的分母为零,没意义。也有的学生联系除法的意义来说明理由。学生能从多方面去区别比的基本性质,则对比的基本性质这个概念比较清晰,不易混淆了。

四、 积极评价,使学生多“说”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是一个很好的鼓励者、启发者,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针对学生争胜好强的心理特点,当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参与时,可以采用比赛活动,看谁能讲清楚,说流利;当学生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有意刺激学生,你能不能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呢?其他同学是不是比他更有办法?这样激活个体的积极性,并且不忽视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乐于多“说”。

另外,训练学生把生活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用简要的语言摘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发现问题;用完整清楚的语言表述操作过程;用准确而有条理的语言讲出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同类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规律等,这些活动都能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浅析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