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控制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13 03:00:18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控制方法探讨

摘要:由于高速公路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养护维修,因此作业区普遍修建在各条高速公路上,作业区的存在造成高速公路局部路段通行条件恶化,容易造成维修作业区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就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控制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维修作业区;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大量早期建设的桥梁进入了病害集中爆发期,加上高速公路的超载、不恰当使用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等原因就加重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再者就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业需要尽快与之适应,在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通常必须封闭部分车道,从而造成车辆运行环境恶化,在作业区路段形成拥挤排队,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呈增长趋势的背景下,为了确保高速公路作业区路段的交通安全,成为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

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隐患分析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时,受维修施工作业的影响,作业区路段车道数减少,通行能力下降,使道路上易出现变换车道、分合流、跟驶等复杂的车辆运行状态,形成一个运行状况复杂、安全状况堪忧的区段。特别是在具备高速行车条件的高速公路上,这种交通事故的风险度越大给养护作业人员与行车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及养护设施的损毁造成的威胁越大,同时养护作业的效率也将降低。

1.1、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车辆高速行驶,不允许有人在其上行走,驾驶员在这样的意识下,行车时往往更大胆,在驾车时不需顾及非机动车或行人的干扰。但是,养护作业人员和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出现,实际上给驾驶员造成了一个突然变化的行车环境,如果没有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交通控制技术,让驾驶员适应新的行车环境,很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车辆的高速行驶以及发生意外时车辆失控比例高,就决定了在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作业存在较高的风险。

1.2、车速过快存在事故隐患。车辆在遇到危险时,车速越快躲避危险需要的制动距离越长;在发生事故时的速度越大,事故的后果越严重。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过快使驾驶员视力降低,视野变窄,同时对距离及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判断不准,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隐患。高速公路车辆行驶速度较快,一般设计速度为90~120 km/h,有些车辆的行驶速度更高,这样就比普通公路更容易发生事故。

1.3、作业区域占用部分车道存在事故隐患。进行施工作业占用的道路空间会使车道数减少或车道变窄,造成高速公路的交通环境突然改变,如在此处发生意外,驾驶员躲避危险的空间不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加。同时施工作业区构成了道路空间范围内的障碍物,增加了车辆撞击障碍物的危险。

高速公路作业区事故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作业区的交通事故成因可分为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3个方面:

1)、路的因素主要是指作业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提示作业区标志不清、施工作业影响交通运行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1)提示作业区标志不清。由于提示作业区的标志不清晰、明目,驾驶员行驶到作业区,没有注意到道路情况的变化,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7.31%。(2)施工作业影响交通运行。指施工人员及车辆随意出入作业区,影响行驶车辆造成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1.94%。(3)环境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2.98%。

2)、人的因素。主要指驾驶员的操作因素,包括强行超车占5.95%,车速过快占29.88%,操作不当占10.45%。

3)、车的因素主要指车辆故障,这部分因素占总数的1.49%。去掉车辆故障和环境因素,得到造成作业区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因素集P为P=(标志不清,作业影响,强行超车,车速过快,操作不当)。以每种因素所占比例作为其权重值,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构造判断矩阵A为

由此可以看出标志不清,作业影响,车速过快3项原因所占比例最大,因此研究保障作业区交通安全的方法时要着重研究限速问题,标志设置问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行为规范问题。

车速控制在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中的重要意义

3.1、车辆速度控制是消除工作区交通堵塞、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

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会引起此范围内道路通行能力的大大下降。另外,从交通流理论中速度和流量的关系可以得出,在接近道路的通行能力附近,速度的提高将会引起通过的车流量的下降。因此,若车辆以过高的速度通过作业区这段“瓶颈”地段,将不能及时地排净到达的车流,从而形成排队和堵塞。一旦在高速公路作业区堵塞,排队将会延续到作业区的上流,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3.2、车辆速度控制是降低养护维修作业区的事故率的重要措施

超速行驶一直是高速公路事故的重要原因。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很大原因是因为车辆之间速度的不一致导致的。在工作区,如果不进行限速,必将导致车辆之间的速度更加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之间极大的不均衡,加上因养护维修工作而引起的许多危险因素,如:工作人员在路上、车道被封闭、车道变窄等,必将导致事故率的大大上升。因此,缩小车辆之间的速度差距,使车辆以平均车速前进,将会使事故率明显下降。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速度控制方法

4.1、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进行合理的限速

限速是保障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区交通安全的必要手段,但过低的限速值易造成作业区拥堵和较大的速度方差,反而不利于车辆安全通行。只有通过对作业区通行能力分析,根据作业区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提出作业区通行能力的合理取值,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作业条件下不影响通行能力的限速值。

4.1.1、作业区通行能力确定。在高速公路作业区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封闭车道数、大车比率、通车车道宽和坡度,因此作业区通行能力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4.1.2、作业区通行能力限速方法

由交通流理论可知,当交通量达到最大时,如果车辆以临界速度通行,即可保证交通流的高效与安全。根据3参数基本关系和格林希尔茨速度密度模型:

可得速度与流量的关系

上式有解条件为:

式中,Q为交通流量,辆/h;V为空间平均车速,km/h; K为平均车流密度,辆/km; Kf为畅行速度,km/h;Kj为阻塞密度,辆/km。

根据交通流理论可知,在道路交通量未达到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式( >) 恒有解,即根据作业区通行能力可计算出作业区的期望速度值"当作业区上游路段交通量达到作业区的通行能力时,车辆以作业区期望速度行驶,可使作业区通过的交通量达到最大,避免作业区前方车流的紊乱和拥挤,因此可将此值作为车流的推荐行驶速度,以保证车辆安全高效地通过作业区路段。

4.3、“颠簸”(或“嘈杂”)车道通过人为改变路面的平整度,设计成“颠簸”(或“嘈杂”)车道来使车辆减速的方法,被称为“当其他减速措施失效时,唯一有效的减速方法”。由于横条太高对行车很危险,必须谨慎地设置横条的高度。颠簸带不应当很高,只要前3道的高度不应超过1.5~2 cm,后面的不应超过3 cm。当横条高度达到5~7.5 cm时,对摩托车很危险,货车驶过时货物常常损坏。另外,必须注意的问题是,由于设置“颠簸”(或“嘈杂”)车道是临时措施,在工作结束后必须除去。因此,这些设置必须在不损伤路面的情况下,能很容易地设置及除去。

4.4、雷达警报器。这是利用微波频率段来传递信息的电子雷达系统。它对安装有雷达探测装置的车辆发出“嗡嗡”的警告声,就像交警在路旁警告一样,从而使司机降低车速。雷达警报器可以很方便地安置在许多地方,如闪光箭头标志板、防撞桶等。雷达警报器和交警(警车)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降低车辆的速度。但是,过度使用会使雷达警报器的效果下降。因为,司机会渐渐明白,在雷达警报器旁很少会真正有交警。

结束语

高速公路作业区是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道路交通条件复杂,安全状况堪忧。只有加强对该路段的管理,同时提升司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作业区的安全施工和路段的安全行驶。

参考文献

[1]黄叶娜,付立家.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限速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1,06:121-123+127.

[2]白皓,罗文军.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行车危险性分析与安全设计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21:102-106.

[3]苏志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安全状况分析[J].交通与计算机,2008,01:40-43.

上一篇: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总结 下一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