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3 02:11:42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工程的设计上,有许多偷工减料的行为,设计人员不断深入研究招标设计和施工的详细设计,不只是单纯的结构图和工程量,以及工程计算,还是设计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下一步的深入证实。但是,在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的人员及单位并不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只是一味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缺乏技术与经济的观念。招标设计没有深度和研究的差别,更没有设计的优化性。当进行施工详细图的设计以后,因为有业主的涉及,设计者及相关单位才会根据方案比较,使最后设计的详细图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修改。

其次,在工程施工时,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与水利设施的寿命及效益之间有很大的联系。虽然水利工程在管理上有了许多进步,但是在施工中依然存在制度与体系的不完全等问题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建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的质量与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在合同管理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例是指为保持堤塘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完整所进行的预防性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修补,同时包括工况检查、河势及工程监控观测、保洁、绿化植物修剪、塘前滩地监控测量及害堤动物防治等工作。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未成熟与目前社会物业企业还不具备承担全部维修养护项目能力的情况下,当前各管理单位只能把一些专业性、技术性不是太强的项目如工程修补与修复、堤塘日常保洁、堤塘绿化养护等工作对外物业发包,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项目如沉降观测、变形监测、隐患探测、安全鉴定等另外委托专业单位实施。这里所说的维修养护物业合同内容主要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保洁,绿化养护,农田水利工程堤脚、坡面、道路、界墙等部位的零星小修小补三块日常性工作。

最后,在管理与产权上,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使管理的资金费用不足,机构因此也不完善,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在完成以后,管理不能得到维护而出现问题。自从实行家庭承包后,管理的体制不再是集体管理,而是个人管理,水利工程缺少了主体和政府越位,个体与集体相矛盾,使集体工程被利用却没管理。因此,引起被损坏、老化等现象,逐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权责上管理不明确,导致农民的参与性差,针对建设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的粗放,使水利工程的维修及改造缺乏必要性,不仅存在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水利工程部门的问题,还使工程出现严重的老化及失修,停机或是不能正常运行,以及漏水和生锈等问题。尽管农民有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但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农民的参与性都不高。农民们没有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自身利益联系,并且无法积极参与到工程的管理中,水利组织都是自愿或安排参加,很少出现选举,更加缺少在管理上的监督。

采用总价合同模式,特点是在招标前工作要求较高,要求管理单位或招标机构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量相对精确的计量,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零星维修这块,需对下一期合同内可能会发生的项目与项目工程量要有一个相当的预估能力,便于确定合理的招标限价(概算)。但在后续阶段工作操作简便,在评标时评标过程较为简单,根据合理低价评标办法,易于确定第一中标人,评标结果公正客观。在合同管理上也较为简单,承包商的索赔机会较少,发包人容易进行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易于支付工程款和办理竣工结算,比较省事。

采用总价承包这种方式,承包商承担了全部风险,报价中不可预见风险较高。在农田水利工程物业承包中尤其如此,由于零星维修概算限价是管理单位或机构根据上一合同期实际来预估的,在现实情况下,由于受天气、潮洪水、周边环境的影响,谁也无法精确计算下一合同期所辖农田水利工程需要日常小修的项目与工程量。因此,承包商报价时必须考虑项目概算是否估足,外界环境会否对项目投入带来较大影响等因素,便于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其次,管理的效率低,并且运营管理也不符合要求。因为水利工程管理属于单一的运营方式,并且管理的组织不够完善,以及职能不到位等,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效率低,无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趣,不能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灌水与排水道及农村的河道工程上得到落实的管理很少,并且小型或小型以下的水库工程并没有设置管理机构,大多都是由乡、村中的专管员管理,渠道则由农民自己管理。还有少数部分水利工程是无人管理。不仅影响了管理人员对水利事业失去信心,还影响了水利的效益与职能,逐渐形成了一种只建设不管理,以及重在建设却轻视管理重要作用的状况。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不重视完成后的维护工作,没有落实管理机构和费用,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

最后,较低的业务水平及维护意识的缺乏,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由于水利工作人员技术的差异与较低的业务水平,使工程的监管责任多由上级单位负责,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懒惰,在思想上偏向于建设,轻视了管理,忽略了对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整体的管理水平落后。因为水利工作人员多进行的是传达性工作,缺乏深造的时间和实践经验。在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好日后的管理,建成后对管理的人员、经费、设施等问题都无法满足,缺乏维护的意识。

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集规划审批制度,转变以往的观念,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拥有广泛的内容进行完善管理的程序,按照申请规划的审批制度,科学的进行管理和宣传,做好前提工作,利用合理的资源,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并发挥最大的效益。水利建设是经济的设施基础,打好基础与保证,是水利部门必须贯彻和落实的。对管理的政策和方针进行改革与完善是目前必须实行的。建设和管理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开始,后者是前者的蔓延,转变以往的观念,将重点放在水利管理上,激发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突破问题做好引导和监督,以及扶持和服务。以谁投资和谁收益,以及谁所有的原则吸取社会资金的投入,政府也要在政策和资金,以及法律上赋予保障与支持。

其次,设立施工准认证的制度和工程勘察招标设计,及监理制。并设立竣工备案和奖惩制度,明确管理的责任,并依法管理。采取招标竞争的方式,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主动性,对设计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提高设计的质量。为了使设计单位很好的进行设计,可以适当采取奖惩的方式。

根据施工的技术与条件,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人员,施工准认证由水利部门专门检审核发放。进入施工以后,必须配备质检员随时进行检测,并填写相关质量的记录,特别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例如:钢材和水泥,设备和试件等。通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后才能作为施工材料,记录档案作为日后依据。在竣工后,由水利部门验收,双方签字盖章。明确管理的责任,通过对产权进行划分,以及水利权的分配确定责任制度和关系,解决在管理责任方面的问题。不管是在租凭和拍卖,还是承包或者股份合作上,只要可以使工程发挥效益、资产能够增值,使农民增收和稳定,就可以实施。

最后,加强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在使用上的管理。主要有安全管理和内业资料管理、工程设施管理和经费管理,以及技术与人才的管理和明确责任管理,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在防止自然灾害的同时,还要防止人为的破坏及确保质量的达标。建立的档案得到妥善的保管并设置专人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维护费用标准,根据实际的状况,向受益者及单位征收费用,做好后期的管理。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抓好技术,服务人民,并且明确产权,确定责任。做好水利的自动化建设,对灌区资源合理进行配置,从各角度扩大节水力度。以节水项目为支撑点,加快建设并提高管理,根据资源的条件与能力,确定方向和定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并科学的利用。改变以往的灌溉技术,不断推广新的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采取节水的措施保护环境。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国家,我国在治水管理方面一直都是重点。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发挥最大效益,为农村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保障。因此,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整改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再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

[2]慕文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3]李宗才,韦春生.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上一篇:价值工程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施工中几种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