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每个人都有幸福感

时间:2022-10-13 12:08:28

艺术,让每个人都有幸福感

当代艺术:奥美零空间在2005年9月9号正式开幕,奥美作为一家整合行销公司,怎么会想到办一家画廊7奥美零空间对于展示艺术品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庄淑芬:第一,我个人一直对画廊有点向往,严格讲来我们都是在从事创意的产业。所以我们公司当年要搬家的时候,我就跟设计师讲:“我希望在一个公共空间里面有一个画廊的概念。”这个画廊不仅是艺术的一个小空间,可能这个空间也可以展示我们自己做的东西,我们的广告等等。设计师是一个英国剑桥大学的建筑硕士,他觉得这个概念不错。我希望这个办公室可以产生一些附加的价值。我们当时亚太区的老板杨明皓,现在已经升任奥美全球首席执行官,他自己收藏了非常多的艺术品,他香港的家基本上像一个博物馆,古典和现代的都有。他非常赞成我做这件事情,画廊是需要投资的。而且我们没有任何盈利的模式在里面。我们对艺术家的选择设定在30岁以下,因为他们通常还没有成名他们比较需要一个平台。

第二,奥美这个品牌在中国还是有一点名气的,尤其在传播界,我想说传播和创意这些东西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就想用这两个元素,一个是实际的空间,一个是虚拟的空间也就是奥美的声誉去帮助他们。我们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可以做多久,就这样一直下来,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第五年。

为什么叫“零空间”,其实英文是“O GafLery”,我觉得中文解释上零”寓意没有边界,听起来比较有意境。

当代艺术:因为零空间毕竟是以一个画廊的事实存在,您也说不知不觉走了五个年头 那么零空间应该是有了一个稳定的经营的方法了?或者说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庄淑芬:作业系统是有的通常就是说我们每一季要展览之前策展人一定会来跟我沟通然后我们先想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去反应到整个大环境或者是流行的走向,或者是艺术的一个走向然后在过程里面,他会透过他的一个网络,去选择适合参与其中的年轻艺术家 在这一方面,我很信任他他算是我的创意指导我们讨论完以后 负责我们企业沟通的部门,还有我们内部的“红坊” ,就是我们有一个制作中心的创意负责人也会来,再加上我的助理,等于是还蛮精简的一群人,把这件事情系统化地年复一年的做出来。

每一次展览的同时,我们也是召开会,然后邀请相关的记者,客户,外界的朋友来,也会开酒会,在这个空间里做这件事情。我们会发出正式的邀请函,印刷品就是把这些作品呈现出来,大概是这样的。

当代艺术:有人将你们奥美的零空间理解为是在鼓励一种创新精神,同时也体现奥美对创意的尊重,这即是在激励内部员工,也是展示你们的形象。

庄淑芬:做这些事情不应该那么功利,因为这种东西会潜移默化。相信员工会感受到我们经营管理层对创意的一个尊重。我们确实花心力在这里,而且没有什么报酬。这个动机蛮单纯的,就是说创意是我们的一个追求,创意也是我们这个行业最核心的一个灵魂。我们的员工,如果因为这样被激励,非常好。如果他觉得这只是公司的一个空间,也没有问题。大部分人来到这个空间,都会觉得这个跟一般的办公室不一样,我们的动机蛮单纯的。

当代艺术:商业的画廊,会有销售行为在里边,那也是它生存的根本,它的目的就是销售作品。那么在零空间里是否会产生这样的销售行为?

庄淑芬:如果有人,包括我自己或者公司的人看到不错的东西想收藏,我们就让策展人来帮我们跟艺术家联系。大部分我们找的艺术家都是个人,就是还没有跟哪一个画廊签约,所以算是蛮单纯的。我们每一次也都会卖出一些画。但是奥美没有在中间做什么商业行为。

应该这样讲,公司有一些人也会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人家来赞助,找客户赞助,或者如何设法在成本上去降低 当然这种讨论是有的,不过我希望任何的做法都要保持容易操作。

当代艺术:在内地十多年以前,对设计类的东西,我们称为“实用美术”,它是一种应用的东西,其实这里面一定含有艺术的因素,艺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您怎么看待艺术品与生活,或者您在生活中对艺术品的态度?

庄淑芬:我觉得所有的艺术,都应该对人有一点精神上的提升,还有一个就是一种激励。我觉得不要为前卫而前卫。我觉得艺术对人的身心应该是有提升、有激励作用的。但是我觉得艺术还是可以有应用的。有一些纯艺术创作的东西只能欣赏,或者有人收藏,甚至去拍卖、炒作。但是有一些艺术是可以应用的,我觉得这个东西也应该值得被鼓励。

然后艺术的应用是可以普罗大众的,有时候纯艺术创作会是比较精英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和大众有一个联系,广告其实也一样,就是你诉求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层面,如果这些创意可以应用到生活层面,可以无所不在,为什么不好呢?让每个人都有幸福感,每个人都可以受到艺术的激励,每个人可以变得有创意,让生活更有趣,应该是一个蛮值得鼓励的事情。

当代艺术:您曾经表示过,您喜欢华人艺术家常玉的作品。收藏,尤其对艺术品的收藏和购买,已经有越来越的人涉及,您对艺术品的收藏有什么见解?

庄淑芬:我有一个他的仿品,有一年常玉的作品在台湾的一个美术馆展出,我就跑去看了。然后我就买了,现在放在我北京的家,是一个女性的背影躺着,当时有人问:“你要挂在哪里?”我说我不知道,但总会找到地方为它安身的。

我实在称不上对收藏有任何见解,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不错的东西,然后你自己也要衡量一下,因为你收藏就会牵扯到你的财务是不是会透支 是不是有办法去拥有这个东西,所以我在这方面是蛮务实的。有一些东西我很喜欢,但是超出我的财力范围,我会保持距离欣赏。

当代艺术:很多国际品牌会赞助文化艺术活动,你们作为了很多品牌的重要广告营销集团,你们怎么看这种活动?你们是怎么介入的?

庄淑芬:这种赞助活动行之有年,可能上百年都有 比如在国外赞助音乐会,赞助艺术活动,其实是蛮平常的。有一些人把它当成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当成提升企业形象的一部分。通常这一类的赞助活动,有的时候都不会透过商,都是主办单位直接去找企业。这在国外是蛮普遍的。我自己还蛮乐见其成的,尤其是在中国,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可以做更多这样的事情,如果有更多的机会,这些企业厂商不管是因为要节税,还是为了企业形象,我觉得他们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对整个社会是很好的。有时候客户问我说,“觉得我们该不该赞助艺文活动?”通常我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当代艺术:请您简单介绍一下360度的品牌推广理念。奥美在华人区所有推广理念的著作,几乎都是您主导翻译的,您提出的360度的这个品牌理念和您这些年与奥美的接触,之间是不是有联系?

庄淑芬:360度其实就是一个凝聚的枢纽。透过它使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有一个更完整 更丰富地体验。而且我们这个360度是一个演进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讲品牌管家,大概是15年前,我们觉得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围绕着这个品牌。后来就开始,我们发现跟消费者整个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我们觉得它应该是一个360度的方式进行双向互动的沟通。所以不是无中生有,应该讲它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就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渠道,越来越多专业的传播的机遇,然后让这360度更完整。

360度是一个经营的理念,是从我们的组织架构开始发展出来的,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传统的广告公司,我们这个集团里面有广告,有公关有奥美互动,有奥美行动。就是说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专才,360度就是把这些不同的专业的人才,专业的渠道,各自擅长传播的策略,我们怎么样把它整合起来为品牌服务。

当代艺术:面对一个成功的女性职业人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经意地考虑到她的生活,面对生活的态度,您的感触是什么?

庄淑芬:我觉得生活是永远要把握当下的。不要做太多让你事后会后悔的事情,能快乐的时候就快乐。如果有挫折的时候也没有关系,赶快爬起来,不要随便放弃。对我个人而言,朋友在人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生活除了工作,一个人要设法去培养其它的癖好或兴趣,这也会让生命更丰富一点。

上一篇:臂搁或成文房拍卖新贵 下一篇:《写生珍禽图卷》真伪再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