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如何“接地气”

时间:2022-10-12 11:07:05

做新闻如何“接地气”

新闻工作者的“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不能让自己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盲目行事。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共同号召,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转改”活动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走基层,践行“三贴近”原则,以提升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基层采制出大量生动、感人、可读性、可看性极强的新闻作品,深得广大群众认可。这项活动就是对新闻工作者贴近土地做新闻的最好诠释。事实也充分证明只有“接地气”的新闻才能得到群众欢迎,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新闻。

新闻工作者为何要“接地气”

众所周知,衡量新闻宣传效果的标准,主要看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对人民群众有用没用。新闻报道如果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报道无论辞藻怎样华丽,故事怎样悬疑离奇,都会因为失掉最广大群众的认可而显得苍白无力,失去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力量。

当前一些新闻报道中存在脱离普遍实际,脱离代表最广大百姓生活的问题。一些新闻记者,习惯围着领导转,工作游离于群众之外,说话凌驾于群众之上。在新闻稿件中,官腔味儿严重,官话、套话多,群众语言少。在报道内容上,许多都是上层新闻,来自群众和基层的事例较少。在报道方式上,习惯用惯性思维,程式化写作,缺乏新意、感染力和吸引力。部分主持人在与听众对话中,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尤其是与一些普通群众对话中,找不到共同语言,越交流,被采访受众越紧张,这样的沟通怎么能做出好新闻节目呢?这样的新闻报道,怎么能反映群众的实际生活,解决百姓实际问题呢?如此难以亲近群众,势必最终会影响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失掉媒体公信度和应有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工作者如何“接地气

要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切性,就必须使新闻接地气。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新闻工作者要明白新闻节目是“为了谁,依靠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常常看到一些新闻工作者,被耀眼的职业光环围绕着,已经不食人间烟火。这样的采访怎么能够写出真实、深刻、打动受众心灵的文章。

其实,接了地气的新闻稿件因为充满了泥土的新鲜,充满了百姓大众的气味,所以必然会打动最广大受众。一位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中年记者,他从从事采访的最初至今保持一套普通劳动者的着装和采访风格,经常和最普通的老百姓席地而坐地交谈,田间地头、矿区车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老百姓都喜欢叫他“师傅”。正是这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多年致力公益事业,助养和领养16名困难孩子的“爱心爸爸”时,看到这位好心人有些心事,就和平时一样和他唠起了家常,知道“好心人”要将自己唯一的亲生女儿嫁给自己曾经助养的“儿子”,遭到周边人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这位好心人不仅把家里值钱的都捐了,连女儿也贡献了。这名记者一直跟踪这件事情,最后两个孩子终于喜结连理,记者也写出了《爱心爸爸的儿女婚事》获得大奖。

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做到“接地气”

首先,要真正把自己降低,低到最普通老百姓的群体里,深入到基层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真正的新闻 “七分采,三分写”,如果新闻记者对基层不够深入的话,很难写出细致真实的文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是新闻记者唯一正确的采访路线。要贴近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及时报道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经常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想知道什么,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广大群众的利益说话。在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宽阔平坦的沟通桥梁。

其次,要用真情实感接地气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人民心声。新闻工作者只有带着真情实感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想百姓之所想、思百姓之所思、苦百姓之所苦,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把新闻报道的视角对准普通百姓,捕捉大量特写镜头、传神细节、朴实语言,挖掘生动鲜活的百姓故事。新闻记者应该心系人民,做好人民心愿呼声的传声筒,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一些哗众取宠的噱头,多一些朴实无华,百姓摸得到、听得懂的东西。用真情实感打动百姓。把新闻坐标定在基层,把心放在人民群众身上,担负起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做到“身”入,心入,而且“身”入,心入要一致、统一,切不可以身心游离。只有“身”入了基层,才能够活跃思路、生动运用好群众语言。因此,“身”入是采写好新闻的第一步,心入才是关键之举。

上一篇:发掘新闻的道德正能量 下一篇:电视新闻创新:要从受众需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