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浅析

时间:2022-10-12 08:43:55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浅析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好全面的把握。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

词句如衣饰,立意乃精魄。过好立意关,当慎。一是“意在笔先”,立意是战略决策问题,所谓“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材料,即使先想到的是许多感性的事例材料,也要上升到理性的意旨上,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和选取角度。没有立好意而作文,后果不堪设想。二是立意要追求“活”“深”“新”,要多方探寻,扬长避短,择优选取。因此,我们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这些句子通常都最能体现材料的主旨。

例: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通过分析这则材料我们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二、倾向揣摩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要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困难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后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作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几天后,一只母鸡在庭院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分析:这是一道感悟类材料作文。题目要求写成一篇议论文。如何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在准确把握材料哲理内涵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一个恰当的观点。

两颗种子生存环境一样,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看到,一颗“努力向上生长”,“勇敢”生长;而另一颗却“瑟缩”在土里,最后被母鸡啄进了肚子里。二者截然相反的结局,启示我们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才有价值?从这一点切入,我们可以引申出下列观点:(1)“人生需要勇敢地挑战”;(2)“要努力地发展自我”;(3)“不断磨砺,成就辉煌”;(4)“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才是圆满而充实的人生”;(5)“美丽人生,不可一味空等”,等等。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这是确定立意时经常用到的方法。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准确立意。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分析:

第一步: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如这则材料陈述对象有:

1.教授 2.青蛙 3.动物们

第二步:找出每个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如:1.教授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

第三步: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1.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1)理论与实践脱离。得出立意: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得出立意: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说话过于绝对。得出立意: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3)要敢于坚持真理。

以上通过几个实例探讨了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材料作文训练中要不断总结规律,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

上一篇: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瘀毒”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