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考试结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0-12 06:58:09

分析考试结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分析考试结果是学业评价的重要环节,通常是以分数来表示考试结果的.在学业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家长正确对待分数,发挥分数的积极功能,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考试结果问题

分数是教师常用的评定学业成绩的方法.分数对于学业评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师要正确地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认识分数的作用,正确地对待、运用分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天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做到深夜才能睡觉,每次考试都胆战心惊,唯恐自己考不好对不起老师.我考试取得好成绩了,老师跟妈妈都喜笑颜开;如果考不好,我就成了他们攻击的对象.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比任何东西都宝贵.”这则中学生写的真实日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学生对“考试教育”“分数高于一切”的无奈和苦闷.这说明学生平时学习心理压力很大,以至发出“爸爸,妈妈,难道分数才是你们的孩子”的呼喊.至于学困生,面对老师和周围同学产生的无形压力就更可想而知.其实,分数和成绩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一次没考好,可能是考题的因素,有马虎的因素,家长要正确对待,要帮助学生分析这次没考好的原因,而因一次没考好或学习有问题,不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不进行说服教育,对孩子进行呵斥,有的甚至打骂,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结果会把孩子“逼”上下坡路,产生不良后果.面对考试成绩,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没有进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比单纯追求分数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分数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从检验学习的角度来说,分数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真实性,然而分数并不是估量一个学生得失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客观地看待分数,既不能过分轻视分数,也不要把分悼吹霉于神圣.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

1.以平和心态面对成绩.对待考试成绩,有两种常见的现象:有些学生过分紧张,把每一次考试看得至关重要,考好了欣喜若狂,考砸了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过分放松,对自身要求甚低,考好考坏无所谓,都不放在心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和家长也应保持“平常心”,引导学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考好了,当然高兴,但不骄傲,而是踏踏实实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考砸了,肯定会伤心,但不气馁,而是仔细分析原因.学生只有用这样的“平常心”对待考试成绩,才能摆脱成功或失败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才能在“忘我”的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踏实过好每一天,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过程好,结果自然好.

2.理解分数的考试意义.分数不是衡量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每一次考试并不是一个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分数固然奠定人生未来的基础,但是不能决定一切,好成绩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更重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让天性在考试的压力下泯灭,不要为了分数而扔掉许多成长中本该有的东西.

二、帮助学生提高分数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考试成绩,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单科成绩,看看自己的每一科成绩与班级平均分相比,是高还是低,高则说明你有优势,低则说明那是你的薄弱科目.明白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哪些,薄弱学科是哪科,以便在制定下一阶段学习计划时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

2.引导学生擅用总分或总平均分来衡量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的大致位置,与自己的过去比一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要紧盯着自己的排名,更不能被排名左右,要学会分析自己进步和退步的原因,可以找任课教师谈谈心,听听老师对自己的分析和建议,也可以和家长谈谈,把考试成绩以及对成绩的分析和认识告诉他们,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3.深入分析丢分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考试中满分通常不多.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都需要总结经验,找出丢分的原因.在听老师讲评试卷时,学生要特别注意自己做错、丢分的试题,老师是如何分析解答的,自己为什么出错,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正确答案写在试卷上,并且要深入分析出错的原因,是知识缺漏,还是解题方法、技巧问题;是审题目不严,还是推理、计算错误.同时,学生还要用心记,像老师批改试卷一样认真地为自己的试卷做些批注.

上一篇: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 下一篇:谈谈“分式”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