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活动:我为班级设计标志

时间:2022-10-12 06:35:32

大班综合活动:我为班级设计标志

一、设计意图

标志是一种无声、简单、形象的图画语言,在生活中对我们起到提示、警告作用。新《纲要》中提到“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简约形象的标志图案能给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商场中、马路上、公园里、医院里……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义?它为什么要设立在这里?……这些问题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思考。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提高自律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节大班综合活动——“我为班级设计标志”。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标志的特征和作用,体会标志所蕴含的意义。

2.能够迁移对各种标志认识的经验,尝试大胆为班级设计和创作标志。

3.懂得积极为班级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各种公共场所找各种标志,并帮助孩子上网查询理解标志的意图,并和孩子合作记录在表格中。

2.物质准备。

(1)各种彩纸,水彩笔,双面胶等。

(2)各种标志的卡片如: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提示标志等。

3.环境准备。

与幼儿共同布置展板。

四、活动过程

(一)分享收集的标志。

师:宝贝们,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标志,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所找到的标志,把你的记录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请个别幼儿拿上记录表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述)

(二)了解标志的作用。

1.师幼讨论,并体会标志所蕴含的规则。

师:这些标志有什么用处呢?请孩子们交流想法。(让孩子们明白标志是一种无声语言,它有警告,禁止,提示的作用,便于指导人们进行有秩序的正常活动。)

2.教师出示标志图片,让幼儿了解警告、禁止、提示标志固有的特征。

(1)警告的标志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黄边)

(2)禁止的标志是怎样的?(孩子归纳)

(3)提示的标志是怎样的呢?(孩子归纳)

(本环节说明: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要帮助孩子利用情境、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境中,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这么多标志有什么用处呢?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互动中,相互谈发现,形成合作的学习机制。)

(三)理解、归类各种标志。

1.视频出示各种各样的“标志”图案,请幼儿根据以上习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标志归类.

师:标志家族要举行盛大聚会,请来了好多好多朋友,请小朋友按它们的特征帮它们分分类吧!

禁止性标志:禁止烟火、禁止通行、禁止驶入等……

指示性标志:信号灯、停车场等……

警示性标志:注意安全、当心触电、注意危险等……

2.将标志投放到游戏当中,让幼儿在“我是交通小警察”、“争做文明小司机”、“文明小公民”等游戏中理解标志。

(本环节说明:我把一些常见的信号灯、人行道、停车场、机动车道等标志投放到游戏中,摆放在适当的位置。让孩子们玩“小司机”、“交通警察”的游戏,通过标志的投放,孩子在游戏中遵守了游戏规则,玩起来更有秩序,这些孩子本来不感兴趣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感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讨论班级需要的标志。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标志,还和它们做游戏,你们喜欢它们吗?这些标志平时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一个需要它们的地方,有了这些标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在我们班级有什么地方需要标志?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幼儿自由结伴寻找、商量。(如:图书角和睡房需要“静”的标志,图书架旁需要“爱护图书”标志,开关旁边需要“小心触电”的标志,空调旁需要设立“节约用电”标志,盥洗室设立“节约用水”的标志,走廊醒目处设立“禁烟”标志,提醒爸爸们来接我们等待时不能吸烟,教室外前阳台处设立“不攀爬栏杆”等标志……)

(评析:通过讨论为班级设计“标志”图标,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幼儿浓厚的探究兴趣,调动孩子参与设计的积极性。)

(五)设计班级的标志。

1.幼儿动手为班级设计标志。

2.幼儿动手操作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激励表扬。

(评析: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要面向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有差异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始终参与孩子的活动,帮助孩子迁移对各种标志认识的经验,让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尝试大胆设计,及时给予支持,引导和鼓励。)

(六)分享设计。

幼儿设计后和小伙伴一起交流分享,评选较突出的设计作品。

(教师请幼儿代表带上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评析: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有利于幼儿口语表达、思维、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七)张贴制作的标志。

和孩子们一起将所制作的标志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评析:鼓励幼儿按照制作的标志去做,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规则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另外张贴孩子的作品也给孩子一种成功感。)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有关的标志,督促家庭成员执行。

(评析:活动的延伸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了再次练习的机会。)

五、活动反思

1.遵循新《纲要》理念,进行因材施教。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做中学”思想,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以自己的情绪,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外,还适当地运用了情境教学,引导点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经历了“感知—体验—创造—实践”的过程,效果较好。

2.提出质疑问题,帮助幼儿调动已有经验生成新的知识经验。

活动中,我提出质疑问题“在我们的班级有什么地方需要标志呢?需要什么样的标志?”这时幼儿根据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小组合作讨论,思考,商量,如:跟爸爸去车间玩,车间有“禁烟标志”,为了防止“烟鬼爸爸”接自己离园时,在教室外抽烟,设计“禁烟”标志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孩子们将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了了有机的联系。

3.创设平等,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建立新型的师幼互动。

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创设了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去思考,鼓励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允许幼儿有过失,不予批评,让孩子们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存在的不足。

(1)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有点拘谨,还没真正大胆放开。

(2)幼儿设计的“标志”图案,很多作品让人看不懂,如何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简约化?教师还需进一步加强具体的指导。

上一篇:大班体育活动:我是跨栏小明星 下一篇: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