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活动:趣味造型――“忙忙碌碌镇”

时间:2022-10-21 03:02:45

大班游戏活动:趣味造型――“忙忙碌碌镇”

一、游戏由来

我们班有个美术造型游戏区。刚开始游戏时,我只想到:在造型区里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具有美感的造型,并通过视频、图片等在活动中创设游戏氛围。谁知道孩子们在游戏时却给了我惊喜:他们在积极设计着各种造型,探索着玩法。有一天,贝凌带来一本书《忙忙碌碌镇》,孩子们很认真地听我读完后,突然林瑞提议:“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小镇吗?我们一起来建造一座城市吧。”这个有趣的想法获得了许多孩子的支持。是啊,美术造型区为什么不能是一个综合的区域呢?何不将孩子的想法整合,形成一个可玩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强的综合美术造型区,让他们在其中快乐畅游,自由选择。于是美术区趣味造型游戏“忙忙碌碌镇”由此诞生。

二、游戏活动目标

1.感知美,对造型游戏感兴趣。

2.大胆地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布置、搭建各种造型。

3.与同伴分工、合作,享受创造的快乐。

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艺术游戏也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享受美。在美术区重点是启发孩子们运用各种材料组合造型,创造美的事物。难点是引导孩子们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及各个区域的整合。

三、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指导与策略

材料在美术造型区的游戏中至关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因此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如何活用材料,以及如何符合孩子不同发展水平和游戏水平分层次投放都至关重要。在美术造型区“忙忙碌碌镇”里,我在给予孩子们充分自主游戏的同时,还在材料提供和环境创设上给予支持。

1.提升游戏层次,投放多结构材料。

纽扣,原先投放在班里的数学区供孩子们自由排序。有一天我看见孩子们都围着小雨,原来小雨用纽扣拼搭出一朵花,紧接着其他孩子也纷纷模仿,用纽扣摆出小树、数字等造型。看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纽扣,也蕴藏着多变的创意造型玩法。于是,我进一步思考:如果提供一些色彩、大小、形状不同的纽扣,他们会怎么玩?将纽扣与哪些材料组合起来能创造出更加有趣的造型?如何让孩子更有兴趣、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游戏?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我先在区域中提供辅助纸样、白纸、笔。

在孩子们的一次次游戏中,我发现平面造型的材料过多,为了充实游戏内容和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行为,我又提供了一些立体辅助材料铁丝、毛根等。

材料投放后,孩子们很快忙开了:朵朵的花朵造型受到了大家的赞扬;般若选择了辅助纸张拼搭出美丽的小鱼纽扣造型;一搏在钮扣小树下添画了花盆。当看到无人问津的立体造型材料,我启发式提问:“能让小花真的插在花瓶里吗?”

大家很快开始寻找新材料,朵朵用毛根作为纽扣花的根部;贝凌尝试用铁丝穿进纽扣里变成一长串的项链、手镯、花朵的造型;一凡用铁丝穿起从大到小的五粒纽扣后,用毛根将铁丝底部全部缠起,漂亮的立体造型完成啦……

2.判断游戏需求,及时调整材料。

这一天,沁雨和孝卓在聊天。沁雨说,“昨天晚上和妈妈去理发店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发型橱窗,妈妈选择了一个大波浪的造型,真的很美,我画给你看。”

画好后,吸引了许多孩子都来模仿给自己妈妈设计发型。于是我就想,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支持和推动发型游戏的进一步开展呢?我投放了人物头饰和毛线请孩子们通过编、扎、缠、绕等方式造型。几次游戏后,大家渐渐失去了兴趣,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一开始很兴奋地玩,现在却无人问津了呢?是游戏材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了吗?如何增加辅助材料激发孩子的兴趣呢?就在思考时,一搏带来了一家人外出游玩的照片,还饶有兴致地拿起一张白纸描画起来。

对呀,可以使用临描纸,就这样,辅材家人照片、橱窗展示柜、夹子、拉绳、剪刀加入到其中,孩子们又恢复了积极的状态,纷纷在给自己、家人和朋友设计新发型。“太有趣了!”这是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现在他们喜欢用各种布料、纸张、装饰贴片、花边剪刀来设计有趣的发饰、服饰,还喜欢设计动作姿势造型呢。

3.基于不同经验,优化游戏材料。

自从程程带来三栋“小屋”,孩子们就喜欢围绕在周围观察:“门和窗户可以打开和关闭、楼梯是两层的,怎么做呢?还有床、沙发、电视机,这些又怎么做呢?”看来,这三栋小屋已经激发起孩子们参与制作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开始投放:海绵纸、皱纹纸、海绵、鞋盒、积木、胶带等为基础材料。

孩子们开始初次尝试制作小屋啦!小雨用纸盒做床板和床头、胶带做梯子、皱纹纸做上铺,真有趣!大家都为小雨鼓掌。小雨将床放在二层的靠边位置,沁雨和林瑞将海绵浴缸和纸杯花洒放在与床同侧的一边,并且制作了纸板造型的镜子,她说:“洗完澡还要照镜子吹干头发呢。”又将皱纹纸造型的卫生卷纸布置在浴缸对面的“墙”上。朵朵放上纸板隔断,并将小沙发放在床尾,还添加了皱纹纸床尾换鞋区。

在近一个小时的游戏过程中,我采取退在幼儿身后观察指导的策略,发现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具有模仿性,也过于专注在折纸和粘贴上,忽视造型的创新。材料的单一限制了孩子们拓展游戏内容......怎样进一步支持孩子们游戏呢?提供的纸盒是否硬度太强?是否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游戏的难度和时间?我试图对材料进行整理与加工,并添加以下新材料:

1.方便剪裁的工具锥子,并将大纸盒剪裁成不同规格的纸板。

2.新加入里面有格子的大盒子。

3.新添加的装饰品和工具花边剪刀。我期待着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第二次游戏时,当时间已经近50分钟,孩子们仍然很开心地畅游在游戏世界里,林瑞在制作浴室的毛巾架和肥皂架;沁雨和贝菱在装饰美丽的房屋大门,她们还打算将每个房间装饰有特色的门;朵朵和思翰在做客厅的隔断和窗户;小雨提出规划安全通道,否则失火怎么办……游戏仍在继续,快乐仍在延续,合作仍在升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我在游戏的过程中,采用了设置游戏情境法、问题情境法、观察法、图片比较法等策略,层层递进,帮助孩子整合造型经验。

上一篇:Study on Gender Management in IBM for Manag... 下一篇:档案大数据:一座待挖掘的金矿